经常运动有利于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但毕竟不能代替药物。
坚持服用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对血栓形成有阻止作用,但是对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作用不大。
定期输液稀释血液,是针对血液黏稠而言的。血液黏稠是个老概念,与胆固醇、甘油三酯只有一点点关系。血液黏稠不等于胆固醇、甘油三酯超标,反之,胆固醇、甘油三酯超标,血液不一定黏稠。现在绝大多数医生都放弃了这个概念,但是许多患者仍保留这个概念,所以仍需要解释:血液黏稠与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多少、大小、形态有关;与血浆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的多少有关;与某段血管的长短、粗细、软硬、内壁是光滑还是粗糙有关;最重要的是与喝水多少有最大关系。如此看来,患者不必考虑血液黏稠,只需考虑胆固醇、甘油三酯。可是许多老年人或每年,或半年,或三个月输一次液,心里想的就是为了稀释血液黏稠度。输的药物如:
丹参制剂。可以加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流量,改善坏死心肌;溶解血小板中的纤维蛋白,使血小板破解,抑制血小板聚集;使已经形成的主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
血栓通。这是田七、人参制剂。适应于视网膜静脉阻塞、眼睛前房出血、青光眼、脑血管病的后遗症治疗。若没有眼疾,没有脑血管病的后遗症,输血栓通只起到预防作用。
血塞通。这是三七制剂。可以扩张血管,增加心肌血流量,增加脑血流量,对心肌和脑缺血有一定改善作用;具有抑制血小板集聚、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
灯盏花素。具有扩张脑血管的作用,能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并可对抗血小板聚集。常用于治疗脑中风的后遗症。这是亡羊补牢的药,亦可用于预防。
脉络宁。这是牛膝、玄参、石斛、金银花制剂,用于防止脑血栓形成及治疗中风后遗症等。
川芎嗪。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改善脑血流的作用。
以上药物,有利无害,但是都不能完全消除斑块、血栓,不能完全控制胆固醇、甘油三酯。而且是每年,或每半年,或每三个月输一次,那么有限的效果也只是短暂的。斑块、血栓是积年累月形成的,消除也需要积年累月用药。胆固醇、甘油三酯需要长期控制,因而需要长期服药。控制胆固醇最有效的是他汀类药,控制甘油三酯最有效的是贝特类药,消除斑块、血栓更需要长期坚持服用这两类药。
关注颈动脉,是健康新观念
黄黛主任说:现在的状况是,人人知道自己的胆固醇、甘油三酯有多高,但是人人不知道自己的颈动脉是否形成斑块、造成狭窄。胆固醇、甘油三酯容易被降下去,但是斑块不是那么容易被消除的。所以,一定要做个颈动脉彩超看看有没有斑块。如果没有斑块,天天都会有个好心情。如果有斑块,也不要怕,因为可以有的放矢。最可怕的是,不知道有没有斑块。
黄黛主任认为,关注颈动脉是健康新观念。在卫生部启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以前,人们关注自己的心脏、肾脏、肝脏、肺、肠胃、心血管、脑血管是否健康,而现在脑中风被确认为第一死因,启动了“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那么就更要关注自己的颈动脉是否形成斑块、造成狭窄。确立这个健康新观念,刻不容缓。
做个彩超,防患于未然
导致颈动脉形成斑块、造成狭窄、引发脑中风的高危因素有:高血压、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高血糖、糖尿病、冠心病、慢性牙周病、缺血性眼病、长期大量吸烟、长期大量饮酒。45岁以上女性、55岁以上男性,若有上述一种因素,中青年若有上述两种因素,就要做颈动脉B超检查。这是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工程院院士王陇德在《人民日报》上发出的忠告。
若不属于贫困人口,为了自己的生命,自己花两三百元为自己检查检查吧;为了父母健康长寿,花两三百元也为父母检查检查吧。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地址:航海中路90号,乘B1、B21、Y803、Y804路车及4路车到航海路孙八寨站下车即到。属于贫困人口的,请携带身份证或户口本以及贫困证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