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一个温柔的秋膘南方人没有贴秋膘的习惯,立秋之后要吃肉“贴秋膘”是我到北京之后才听说的。立秋那天,我的北京同事下班前提醒大家:“今晚上回家,大家都记得吃肉啊!该‘贴秋膘’了。”我对于一切自己不熟悉的风俗习惯都特有兴趣了解,所以问她:“那你们家这种日子都吃什么‘贴秋膘’啊?”回答是:“红烧肉啊,白切肉卷饼、大肘子什么的。反正就是吃肉,最好是什么配料也不加的纯肉!”什么配料也不加的纯肉菜,在我打小的记忆里,就是红烧肉或者糖醋小排骨了。湖北人就是做粉蒸肉也是会加一点土豆之类的蔬菜打底的。在吃肉这方面,南方人的确远不及北方人的豪爽。我第一次见识大口吃肉的豪爽是在刚到北京的某天,随父亲和他的朋友去吃羊蝎子,走进从厚厚的门帘里往外冒团团热气的羊蝎子火锅店,我看着眼前那一桌一盆大肉,每人套着一只手套大啃特啃肉骨头,每个人面前都堆着小山似的一大堆啃得光溜溜的骨渣的场景惊呆了。那一天,我无比扭捏的捏着兰花指啃了四块小小的羊蝎子,饿了肚子,然后就爱上了这种大口吃肉的感觉。接下来的几天我见人就感慨:还是北方人够实诚哪!但心里一直有个疑问:是不是北京的肉价比较便宜?后来发现其实也没多便宜,我这个打小见肉就亲的孩子因此对北京有了更深的好感。随着在北京生活的日子增长,我们在一年年的四季更替中慢慢也了解了“贴秋膘”对于生活在寒冷地带人们的意义:在还没有发明保暖内衣的年代里,有什么比一身能抵御寒风的小肥肉更让人觉得温暖呢?特别是在那个吃不饱饭的日子里,胖一点意味着家境殷实,衣食无忧。对好日子的向往让人们对身材的标准有了与当下社会完全不同的标准,而有肉吃无疑就是对好日子的最佳诠释。几年在北京的生活,我发现自己的很多生活习惯逐渐北方化了,比如,比以前更能也更爱吃肉。但因家庭习惯打小养成的对食物的营养要求却是不变的,另一方面到底如今也不再是以胖为美的时代了。我常常在馋肉的时候,站在厨房里对着面前的排骨、大肉苦苦思索,有什么办法可以把“秋膘“贴得更健康营养一点呢?我可不想逞一时的口舌之快过后,又得花费更多的代价来减掉贴得过分了的“秋膘“!时代变了,现代营养师们如是说:秋季饮食润燥为主,慎贴秋膘。所以,咱们这些“肉粉”们还是该含蓄一点:不如,就贴一个温柔的“秋膘”吧!
准备材料:
肋排200克、姜一小块、红色甜椒1/2个、生抽一勺、酸梅酱两小勺、蚝油一勺、盐少许、黑胡椒粉少许、淀粉半勺、植物油半匙
另备小葱一把。
制作过程:
1、肋排洗净,斩成小块,装碗,姜切丝、加入碗中;
2、加入其它调料,全部拌匀,用保鲜膜盖上,将拌好调料的排骨碗放入冰箱,让排骨腌制1-2小时;
3、取出腌好的排骨,转到一个底部比较大的浅盘里,将碗中酱汁倒在排骨上。蒸锅加水,烧开后,将排骨连盘放入蒸锅,盖上盖子,大火猛蒸15分钟。
4、取出撒上葱花即可食用。
操作提示:
1、排骨最好用新鲜的,吃起来才够鲜嫩。切块大小要均匀,一口一块的大小正合适,这样才会成熟一致。
2、蒸排骨要够入味,腌的时间一定不能太短。
3、放少量蚝油和淀粉是让排骨熟而不老的关键,但注意蒸的时间不要过长。
4、梅子酱和蚝油、生抽中都有咸味,所以盐要少放。
营养小帖士:
秋季饮食应注意多酸少辛,在适当进补的同时,不要过于油腻。梅子蒸排骨酸甜爽口、润燥生津。梅子的酸消解了肉类脂肪带来的油腻口感,让排骨吃起来更加清爽。而蒸的手法能保留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不至流失,也比其它烹调方式制作的肉菜热量更低。
相关阅读
小白菜烧排骨
台式糖醋排骨(镇江香醋制作)
粉蒸排骨
剁椒豉汁蒸豆腐
清蒸大闸蟹
步步高升-高升排骨的做法
豆豉双椒蒸排骨的做法
蒜蓉叉烧排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