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广东省中医药局、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承办,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独家协办的“百灵•银丹杯”第六届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之星颁奖大会于2011年2月25日~2月27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300余位全国中医药专家和学者出席了会议,就中医药学术的传承与发展,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人才的继续教育,民族医药特别是苗医药的传承与发展等话题展开了广泛的沟通和探讨。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出席了会议,鼓励中医药学术传承工作在“十二五”期间得到更好的开展。

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全国营销中心总经理翁革新在大会上发言
中医药传承大任引众专家聚首
卫生部部长陈竺曾在2011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强调,“十一五”时期,在国家中医药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我国中医药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近两年来,中医药参与深化医改,发挥了独特作用,中医药在中国特色卫生发展道路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十二五”期间,国家更把重视继承与创新,突出中医药特色,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列入中医药改革发展的重要日程。

卫生部副部长王国强为贵州百灵颁发“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继续教育基地
本次论坛以传承与发展为主题,强烈契合国家对中医药改革发展的基本策略。论坛首先进行的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之星”颁奖大会,获奖人员是我国中医药领域专家、学者和临床医生的杰出代表,他们在各自研究领域的多年不懈努力所取得的成绩在新年伊始就得到了来自国家一级学会的褒奖和肯定。
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我国中医药改革发展计划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本次论坛上代表中华中医药学会向贵州百灵企业集团颁发了 “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继续教育基地”牌匾,此举可谓国家中医药管理当局和中医药学术组织自上而下积极践行国家中医药政策的表率。
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全国营销中心总经理翁革新表示,企业也可以成为中医药学术传承的重要力量。通过产学研结合、企业学会合作,整合了企业的效率优势,学校与科研机构的实验、研究优势,学会的行业号召力和学术优势,能够更有效率的保护、传承、创新中医药学术,也有助于中医药学术的继续教育和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推广。此次成立“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继续教育基地”,就是联合各方优势资源,创新中医药学术传承工作的尝试。
2011年,贵州百灵企业集团计划在全国多个省份开展多场次的培训交流活动,在传承中医药优秀诊疗经验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基层医疗工作者的交流、互动和学习。预计届时全国将会有超过3000名临床医生直接受益。

众专家出席苗药银丹心脑通传承与创新研讨会
民族药创新重责促百灵银丹发展
作为中华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部分, 民族药的传承与创新命题被首次设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传承高层论坛的分论坛。当前,我国民族药发展最大的瓶颈在于缺乏有说服力的循证医学研究证据。民族药多数属于植物药。对于植物药,世界主流药监当局并不要求必须明确其有效成分。因此,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是药审官员首要考量的因素,也是临床医生最看重的处方选择标准。如何提高临床研究水平是我国民族药面临的最大挑战。
作为贵州百灵旗下处方药产品线的代表产品,银丹心脑通软胶囊2004年被SFDA确定为国家医保品种,2005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评为“2003~2004年度贵州省优秀创新一等奖”。已有研究证明,银丹心脑通可明显增加冠状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抑制血小板凝聚等,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消食化滞的功效。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深入,临床医生对银丹心脑通的其他适应证进行了疗效探索,其在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冠心病心绞痛、脑卒中等方面的Ⅳ期临床研究结果将相继出炉。
2011年2月27日上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金世明秘书长宣布银丹心脑通传承与创新研讨会正式开始。中华中医药学会李俊德秘书长代表中华中医药学会致辞。研讨会的高潮来自于贵州百灵企业集团营销中心学术部和应邀出席会议的全国中医药才俊共同献上的专题报告——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的循证医学探讨、临床应用体会分享和临床研究进展汇报。精彩丰富的专题报告让在场专家感受到我国民族医药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光明前景。与会专家对贵州民族医药产业茁壮发展的殷切希望和灼灼谏言为贵州百灵企业集团继续推进民族药现代化带来了巨大的鼓舞。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翁维良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科研管理处处长雷燕等著名专家应邀出席研讨会,与中医药界同道共同探讨中医药特别是民族医药的传承与创新问题。如何更好地继承名老中医药学家学术思想,突出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疾病诊疗优势成为此次研讨会的研讨焦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