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过度用药危害健康,中医防治更加科学

时间:2012-03-10 16:40来源:新浪中医 www.yunhepan.com

  

央视报道:中国输液泛滥成灾

 

  央视报道:中国输液泛滥成灾

  2011年1月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1+1》栏目播出了"输液,为何泛滥成灾?"的节目,其中提到: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2.5至3.3瓶的水平。此外,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的注射剂使用率为58.5%,而与之对照的11个亚非国家的注射剂使用率则在0.2%至48%之间。有媒体称,中国人几乎把输液当成了可乐喝,一个全民输液时代悄然到来。我国已成为一个"输液大国"、"抗生素大国"、"感冒药大国",这种过度用药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药品滥用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输液泛滥"到底有什么危害?

  今天,面对人均8瓶这个令人吃惊的数据,我们还有必要了解另外一个数据。"在我国,每年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有60%左右是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的,这通常是因为药品直接进入了血液,缺少消化道及防御系统的屏障,再加上内毒素、PH值、渗透压等诱因导致的。"这种现象出现输液反应很常见,病人轻的,可以只是有一些皮疹,注射局部的疼痛;重的话可以出现一个过敏性休克,甚至经常还能有一些死亡病例的报告。

  另一方面,这种过度用药的现象最大的危害是"抗药性"。现在输液所使用的注射剂,大部分还都是抗生素。我们都知道像青霉素这样的抗生素最起作用的时候,就是刚发明的那段时间。通俗地讲,当时的病菌没有"见过"这种抗生素,一针下去,就全灭掉了。而随着抗生素使用越来越多,病菌在这个过程中就逐渐产生"抗药性",将来再使用抗生素就难以解决问题了。

  为何输液泛滥成灾?

  专家评论药品滥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1.患者方面:现在的患者普遍缺乏对输液危害的认识,认为输液比较快,不耽误时间。甚至已经形成"医生不给输液,就是不重视我,是不负责任。"原本应该是"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却变成"求着输液"的现象。

  2.医生方面:"以药养医"这是大家都清楚的,吊瓶可能是吃药的10倍价格,那个二三十解决了,这个要二三百,这里有利可图。而且患者还都"求着输液",医生方面何乐而不为呢。

  患者都喜欢的"不打针爷爷"

  年过八旬,从医50多年的胡皓夫是河北省儿童医院的名誉院长,他让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于,坐诊的几十年间,他只开一些抗病毒的药和中药,为孩子治病。近20年,他只给一个休克的孩子做过肌肉注射,孩子们亲切地称呼他"不打针爷爷"。他提到:"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90%是病毒感染,也就是90%的病人不需要用抗生素,但是我们其中70%、80%都用了抗生素。一个病程大概一周左右,这种病人最好休息,多喝水,即使不吃药他也可以自然恢复。"而这样坚持中医治病原则的医生却成为了个别现象。

  中医防治更加科学

  针对现在过度用药的现象,中医药专家提示:一方面,在疾病的治疗上,应遵循"能外敷不口服,能口服不注射"的处方原则,不以快慢论好坏;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中医更加讲究"治未病,而不治已病"。对于人们的健康,"预防"更加重要。在我们的日常疾病防治中,可以选择一些正规的、中医药类的保健品,如"养生保健科技成果推广项目"杜仲黄金组合。在提高免疫,防病及辅助治疗方面都有不错的效果,而且没有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适合长期服用。

  杜仲黄金组合:http://www.life5000.com/zt/duzhong/

相关阅读
  • 4人喝奶茶后胃肠道细菌感染 商家否认有责拒赔
  • 专家称1包方便面钠含量等于10.9克盐
  • 4种“吹牛”保健食品遭查处
  • 方便面和冻虾仁都是辐照食品? 通常不标明
  • 曝没开瓶可乐漂蒜皮 厂家表示"有待检测"
  • “唯怡”牌天然花生乳饮品欺骗消费者被查处!
  • 江中健胃消食片被曝劣药 抽检质量不合格
  • 王老吉:不标注适宜人群 侵犯消费者知情权

    • 上一篇:深圳食品安全抽检 散装腐竹抽检甲醛等超标慎吃
      下一篇:三水“穗生”食用油黄曲霉素超标 长期食用可致癌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