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王丕镇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持之以恒地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和相关的投入支持力度,引导广大农民手握科技“敲门砖”,开创富民路。
突出特色,示范带动。王丕镇充分利用现有的王丕中小企业园区、大中型企业、农业合作社基地等资源,作为农民培训的“摇篮”。计划在有特色、有基础、有需求的园区、企业筹备建立新型农民培训实践基地,发挥实践基地以点带面、以一人带动一片的榜样示范作用。先期尚在规划王丕中小企业园、金达驾校、华胜木业、永利养猪场四处特色教育阵地,争取用三年的时间以此为“火车头”,逐步探索出一条独具规模、社会效应明显的王丕农民特色培训之路。
掌握需求,双向互动。对于新型农民的培训,即要充分考虑农民的需求,又要倾听企业的需要,形成双向互动、双赢互补的有效培训模式。一方面真正尊重农民的培训意愿,通过调查问卷、走访入户等形式深入细致地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急需,使教授培训的知识能走入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心里,真正“接地气”,有效转化成生产力。另一方面详细了解企业,尤其是王丕镇域内企业的用工需求和人才缺口,使培训出的新型农民能即刻成为企业青睐的人才,避免出现“就业难”和“用工荒”的矛盾现象。
明确分工,三级联动。王丕镇党委政府、管区、行政村上下联动,形成培育高素质新农民的强大合力。镇党委高度重视对农民的培训工作,把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经费、师资、培训计划方面各项配套工作的支持,并加强调度指导。各管区根据自身实际,设定有特色、有内涵、高标准的培训科目。各村党支部书记带好头,进行学历教育,切实提升自身素质,发挥帮带作用,同时组织好群众,充分调动群众参加新型农民培训和学习的积极性。(巩慧)
马建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