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Word2007基础教程:缩进

时间:2013-08-31 18:02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通常来说,缩进主要用于段落首行自动缩进、引文块缩进和设置文本编号或项目符号的悬挂缩进。预设缩进可以使用"开始"功能区中的"减少缩进量"和"增加缩进量"控件进行设置。

提示:也可以分别使用Backspace 键和Tab 键执行"减少缩进量"和"增加缩进量"。要这样做的话,首先选择"office 按钮" ~ "word 选项" q "校对" ~ "自动是正选项"。在"键入时自动套用格式"选项卡的选项设直底部,勾选"用Tab 和Backspace 设直左缩进和首行缩进".在Word 中它是默认选择的,但是有些人将它关闭了,因为它有时显示是"坏的"。同样要注意的是,它所执行的功能和功能区上的"减少缩进量"和"增加缩进量"控件的功能并不完全相同。

勾选此设直后,在段落不为空时,并且只有当插入点位于(段落中任意行的)最左端时, Tab 与Backspace (也可以是Shift+Tab ,如采史讲究对称的话)就能起作用了。如果插入点在其他任何地方,则这些键就会发挥它们正常的作用。注意,如采插入点位于段落的起始处,那么第一次按Tab 键只会使段落的第一行缩进.随后再按Tab 键才会使整个段落缩进。

对于Backspace 键的应用还有特殊的规则.只有当缩进已经实际设置时,Backspace 键才会减少缩进量。如果段落中有负缩进和首行缩进或悬挂缩进,则第一次按Backspace 键会移除悬挂缩进或首行缩进.如果段落中只有负缩进而没有悬挂缩进或首行缩进,则Backspace 键会将缩进重直为0.

因为它们很容易混淆,所以您也许想将该设直关闭。如果打开它,那么在任何情况下按Tab 或Backspace 键时都要注意观察标尺和文本。最后要注意的是,当启用该设直时,若要在段落的起始处插入一个制表位,则按Shift+Tab. 此方法也可以在表格中插入一个制在位。

使用"页面布局"功能区中的"左缩进"和"右缩进"设置控件可以设置更精确的缩进。通常来说,首行缩进或悬挂缩进是使用鼠标拖动水平标尺上的控件进行设置的,如图8.6 所示。

图8 .6 标尺提供了用于缩进的GUI 控件

提示:如果抓取标尺上微小的缩进控件觉得很困难,则可以使用水平标尺左端的制表位/缩进选定控件。单击L 形(通常是这样的)控件以循环不同的和l 表位与缩进控件,并停止在造成困难的缩进控件上.选定好此控件后,就可以通过单击标尺上的期望位直进行首行缩进或悬挂缩进的设直了。

如果在操作标尺缩进控件时按住A It键,则Word 会显示测量尺寸,以便更精确地定位。然而,这要取决于鼠标的分辨率,可能有时需要使用"段落"对话框的"特殊格式"设置,如图8.7 所示。此处的设置与图8.6 中所示的设置相同。

图8 . 7 "段落"对话框非常适合于古需要更多精确设置的用户

对称缩进

Word 2007 并非仅有一副浮华的新界面。使用过Word 2003 或更早版本的敏锐的观察者一定注意到了添加到"段落"对话框的"对称缩进"。当勾选此设置后,"左侧"和"右侧"会变成"内侧"和"外侧",如图8.8 所示。这会使缩进设置更适合书籍样式打印。注意,它不同于将在第25 章"页面设置和节"中所讨论的"页面设置"中的"对称页边距"。

图8.8 "对称缩进"是Word 2007 中的新特性

相关阅读
  • Word入门教程:设置背景
  • Word入门教程之使用多级符号列表
  • Word入门教程之自定义项目符号
  • Word2007书籍排版教程:讲义注释页面设置
  • Word2007书籍排版教程:讲义注释页面设置
  • 学习Word 域的一些基础知识
  • word2007教程:页面设置
  • 用word 2007制作水印教程

    • 上一篇:Word2003视频教程:制作点名册
      下一篇:Word中仿宋、楷体_GB2312等三号字体显示模糊怎么办?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