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直肠癌-直肠癌症状-直肠癌病因-直肠癌治疗

时间:2012-03-11 15:34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直肠癌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导致结直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可分为相对危险与绝对危险两类。

  1.饮食因素

  (1)脂肪、纤维素与热卡:饮食因素在结直肠癌发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占恶性肿瘤的第2位,在西方发达国家它占第2位,而在一些不发达国家中它仅占第8位。流行病学观察和实验研究表明饮食在结直肠癌发生中具有决定性地位,脂肪消耗量的增加与结直肠癌发病率的上升是平行的,直接测定饮食脂肪的含量显示消耗脂肪量高的人群,其结直肠癌的病死率也高。从低脂肪饮食区至高脂饮食区的移民研究发现其结直肠癌的发生率与原来国家相比明显增高了。从日本移民至夏威夷的移民患结肠癌的死亡明显增加,从波兰移民至澳大利亚的移民也呈现这种病死率的增高。许多对照病例的研究均支持脂肪摄入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但其他流行病学资料并不证实这种相关性,尤其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例如美国犹他州结肠癌的发病率比美国平均发病率低得多,而按人口每人的脂肪的消耗量则是相同的。流行病学资料之所以出现这种矛盾现象是因为没有考虑那些对抗结肠癌发生的保护性饮食因素。从北欧的一个研究发现丹麦人的结肠癌发病率明显比芬兰人高,虽然脂肪摄入是相同的,但芬兰人摄入纤维素量比丹麦人高,从而表明纤维素可能具有调节脂肪的致癌作用。最近,Willett等再次证实结肠癌的发生与动物脂肪的消耗量呈正相关。此外,最近的一个流行病学研究分析脂肪摄入与各种癌肿的关系中发现脂肪摄入与结直肠等6种癌肿的发生有肯定的关系。

  大多数流行病资料表明结肠癌与总的脂肪消耗量相关而不是与特殊的食物脂肪有关。但也有流行病学研究阐述脂肪类型与结肠癌关系的;一些研究认为与动物脂肪相关,另一些研究支持植物脂肪作用最大。在二甲肼(DMH)诱发的实验性结肠癌中,高浓度植物油和多不饱和脂肪膳食的动物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反之,高度多不饱和鱼油和单不饱和橄榄油则在动物的化学性诱导的结肠癌中却并无增强作用。Reddy等(1991)报道在一组化学性诱发的结肠癌实验中发现,脂肪类型、脂肪消耗量以及消耗脂肪所处的时间均对结肠癌的发生有作用。有两个报道表明单不饱和脂肪对结肠癌则起保护作用。Anti等(1992)报道一个双盲对照研究的结肠腺瘤病员对补充12周鱼油进行活检。在补充鱼油2周内结肠隐窝的上端部分增生速度减慢。这种减慢被认为是抑制腺瘤的形成。

  食物脂肪在结肠中促发癌肿的生化机制尚未肯定,推测有几个机制:①食物脂肪引起胆汁中类固醇的增高,而后者对结肠上皮有损害作用,并可引起结肠上皮的过度增生;②在脂质过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有促进致癌作用;③某些脂肪酸通过结合细胞膜、引起细胞膜流度的改变和对致癌物质反应的变化而促进其致癌作用;④亚油酸过多可增加某些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后者则起促癌剂的作用,刺激细胞增生;⑤食物脂肪决定肠道细菌的性质,而肠道细菌在致癌原的代谢中具有重要地位;⑥脂肪的致癌作用并不在于其化学成分的特殊,而与其热卡密度相关。因为脂肪的热卡密度最高,故其致癌性最强。

  现在还不知道食物脂肪应限制到什么水平能达到减少其对结肠的致癌作用,在美国和某些西欧国家饮食中平均脂肪含量约占总热量的40%,这与第三世界国家饮食中脂肪仅占总热量的10%~25%形成鲜明对照,动物的研究显示当食物脂肪从总热量的10%增至40%时,有诱发结肠肿瘤的剂量效应。

  饮食中另一个与结直肠癌发生有关的因素是纤维素。Burkitt和Trowell首先提出非洲黑人饮食中含纤维素较高,因而大肠癌的病死率较白人低,而白人摄入纤维素极少。但此后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却是不一致的。这种不一致可能由于食物纤维素并非一种特殊的化学性实体,而是一个多种多样的复合物,其惟一的共同点是来自于植物并对人的消化酶的作用具有抵抗力。不同的纤维素具有不同的生理化学特性,并可通过各种途径影响结肠的环境和结肠黏膜。有些食物纤维素如麸糠通过结肠并无变化。另一些纤维素如果胶几乎完全被结肠内细菌所粉碎,且大部分变为短链脂肪酸。这些脂肪酸调节结肠pH,并被结肠细胞用作主要能量来源。

  大多数流行病学研究只是从总体来分析含纤维素食物与结肠癌的关系,并不研究特殊的纤维素。但有些研究中结直肠癌的危险性是与特殊的纤维素或特殊的含纤维食物相关,Kunes等发现十字花科的蔬菜如花茎甘蓝、花椰菜、卷心菜、汤菜对结肠癌具有防护性抵抗作用。但无法知道其保护作用是由于这些蔬菜中的纤维素还是由于所含化学预防物质如萝卜硫素,它能刺激酶来中和自由基,动物模型中显示特殊的食物纤维素麸糠和植物纤维素具有保护抵抗致癌原引起的结肠癌,但果胶则不能。但某些纤维素则能引起结肠黏膜的变化,表示具促进致癌过程。在实验性诱发的结肠癌中,食用小麦麸糠、果胶可增加DNA合成、黏膜团块和细胞移行、但燕麦麸糠则不能起这些变化。必须强调这些效应可能不一致,并可能与种族、性别或其他因素有关。考虑到食物纤维素由不同的生理化学组成,看来如果确有保护作用的话,可能对某些纤维素特异。

  纤维素对防护结肠癌发生的作用机制尚未阐明,但有下列几种可能性:①结肠中传递时间缩短,从而使肠腔内致癌原与结肠黏膜的接触时间缩短;②纤维素与肠腔内的致癌原结合和稀释,从而中和了其有害作用;③代谢胆汁酸的结肠菌种改变;④食物纤维素在结肠内代谢为短链脂肪酸后使结肠内pH降低。pH的下降引起可能有害的游离脂肪酸和胆汁酸去离子化。最近Cummings报道12个国家中20个人群结肠癌的发生率与粪便量呈负相关,并指出当纤维素摄入>18g/d使粪便量>150g/d时,可预防结肠癌的发生。

  动物研究和一些流行病学资料提示热卡摄入过多和肥胖可增加各种器官癌的发生率。Tanaenbaum的早期和最近的研究都证明限制热卡摄入和降低体重可抑制化学性诱发的肿瘤包括结肠癌。国际流行病学关系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表明增加热卡消耗和增加体重都提高患结肠癌的危险性。美国癌肿学会的研究发现体重指数与结肠癌的发生率呈正相关。在居住在夏威夷的日本人中也看到有这一现象。但也有流行病学研究未发现体重与结肠癌之间有关系。在最近举行的“癌肿发生中热卡和能量消耗”的研讨会中得出结论:“营养过度直接与癌肿的高危险性有关”。但必须注意到热卡摄入、能量消耗、体重和内分泌环境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即使热卡摄入确实增加癌肿发生,尚需判断其主要因素究竟是热卡、代谢率或体重的直接作用或综合作用。

  根据上述情况,最近几年中美国和其他国家都推荐一些预防癌肿的饮食要求,下列是美国癌肿学会(ACS)国立癌肿研究所(NCI)推荐的方案:① 减少脂肪摄入至总热卡的30%以下。②增加纤维素摄入至20~30g/d,最高达35g/d。③包括各种蔬菜和水果。④防止肥胖。⑤适度饮酒。⑥尽量少吃腌和烟熏的食品。

  NCI的食谱中脂肪减至总热卡的30%可能太少,如减少至总热卡的20%~25%可能更为恰当。

  (2)维生素和矿物质:结肠癌的发生率受到环境的影响,在环境因素中,流行病学研究集中在饮食习惯和食物选择上,除了脂肪、纤维素和热卡外,还开始研究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微营养素以及矿物质。抗氧化物具有清除或中和某些氧代谢产物称为氧自由基和单线氧的伤害作用。这些代谢产物形成于全身常规生化过程中,它们可能是危险的,因为它们可伤害DNA、脂质膜和蛋白质。对细胞的这种分子水平伤害如不受抑制就会促进癌肿的形成。有几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因此,学者们着重观察微营养素和VitA、C、E值低时结肠癌是否增多。

  Vit A和前Vit A物质诸如β-胡萝卜素已被广泛研究与癌肿的关系。已发现某些维A酸(维甲酸)有助于预防皮肤、肺和膀胱癌。它们也用于治疗白血病、骨髓发育不全综合征与前骨髓细胞白血病。动物实验提示Vit A在预防结肠癌中的地位,但人的研究就没有说服力。所以仍然不知Vit A对结肠癌可能影响的程度有多大。

  Vit C的研究结果则是矛盾的,有些研究显示Vit C缺乏的动物肿瘤增多,但另一些结果则相反,人类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Vit C摄入低的人群中尤其是直肠癌的危险性是增加的,但其他研究则未能显示出这种影响。

  在有些研究中血清低Vit E值伴结肠癌危险性增高。血清Vit E值的纵向研究也显示在某些癌肿病员中值较低的倾向。然而Vit E真正在结肠癌中的地位仍不知。

  钙是一种降低结肠黏膜上皮细胞过度增生的矿物质。设想这种局部作用可能有助于减低结肠的危险性,尤其在高危人群中。流行病学研究亦认为增加钙的摄入具有保护作用。在实验动物化学性诱发结肠癌的干预研究中也明显地显示补充钙的摄入可降低结肠癌的发生率。

  流行病学资料还显示在低硒地区结肠癌的发病率是高的,临床上结直肠癌患者的血硒值明显低于正常。在化学性诱发结肠癌的动物实验中,同样显示了低硒饮食的癌肿发生率是高的,而额外补充硒则有助于防止结肠癌的发生,虽然补充硒为何能防止结肠癌的发生,其机制尚不清楚。最近的临床研究显示硒能明显提高结肠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2.遗传因素 遗传在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和结直肠癌中是一重要因素,临床上有两类病人遗传因素表现较为突出,一类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另一类则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tal cancer,HNPCC),又包括部位特异的结直肠癌和癌家族综合征。除这两类病员外,就都称为散发性病例。

  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具有95%的外显率,其子女有50%得病的几率,此病如不治疗,最终必将癌变。在40%~70%的患者中可测到APC基因的突变,但结直肠癌中仅占1%左右。

  HNPCC最初称为癌家族综合征(CFS),最近称为Lynch综合征Ⅰ型和Ⅱ型。Lynch综合征的主要特点是没有多发性结肠息肉。但Lynch综合征的基因传递模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它占整个结直肠癌的6%左右,与FAP不同的是它并无预兆的表型征象或生物标记可帮助临床医师识别病例或家庭。因此诊断Lynch综合征的惟一关键是家族史。Lynch综合征Ⅰ型的特点是部位特异性结直肠癌,且发病年龄早,并好发于右侧结肠(可达70%),较多同时或异时性多原发结肠癌。 Lynch综合征Ⅱ型即除LynchⅠ型特点外,常见有子宫内膜和卵巢癌。在某些LynchⅡ型的家族中有其他恶性肿瘤如输尿管和肾盂的移行细胞癌、胃癌、小肠癌和胰腺癌。

  至于所谓散发性结直肠癌,现在也发现其家族性危险性增加,在结肠癌患者的第一代亲属中得这种恶性肿瘤的危险性增加2~3倍,结直肠腺瘤患者的亲属也具有同患大肠癌的危险性。结肠镜检的资料显示结肠癌病员的第一代亲属具有2倍得腺瘤性息肉的危险性。如果结肠癌患者作出诊断时年龄<55岁或具有多发性肿瘤,则其家族患结肠癌的危险性就增加,甚至好几代都患结肠癌。

  从这些亲属的研究显示家族危险性的增高是由于轻度至中度的遗传易感性。这种易感性存在于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结直肠癌和腺瘤性息肉的患者。现有资料表明遗传因素决定个体对结直肠癌的易感性,而环境因素则调节这种易感性。

  3.结肠炎性疾病 在结肠炎性疾病中有3个疾病与结直肠癌关系最密切,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公认癌变危险性较大的疾病,但其癌变危险性与病期长短以及病变部位和范围有关,病期达10年者,危险性开始增加,病变局限于左侧结肠者危险性增加,溃疡性直肠炎和溃疡性直乙结肠炎的患者癌变危险性增高。因此从总体而言,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生结直肠癌的危险性比无结肠炎者高10~25倍,但最近的一个大组报道25年累积危险性仅9%。而结直肠癌患者中伴溃疡性结肠炎者仅1%。溃疡性结肠炎在北美和西欧发病较高,我国相对较少,故在结直肠癌中,溃疡性结肠炎癌变所致者更为少见。

  Crohn病是另一个可发生恶变的肠道炎性疾病。据估计其发生癌的危险性比一般人群高4~20倍。Crohn病恶变的分布小肠占25%,结直肠占70%,5%分布在胃肠道其他部位。虽然在Crohn病中癌肿发生于胃肠道肉眼上呈现正常的机会(33%)比溃疡性结肠炎(4%)高,但大多数癌肿发生在炎性肠段,尤其是狭窄和长期瘘管处。转流的小肠和旷置的结直肠都是易发生癌的。所幸现在转流手术已被废弃,故这危险已较罕见,但隔外的直肠残端有时仍留置长时间,因而是有危险的。

  血吸虫性结肠炎也是一个癌变较高的疾病,在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就表现得非常突出。例如浙江省的嘉善和海宁既是吸虫病流行区,也是结直肠癌的高发区,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全国农村之首,其病死率占恶性肿瘤死亡的 1/4,较其他省市高4~9倍。从各家报道的临床资料来看,周锡庚等报道1754例结直肠癌中合并血吸虫病者266例,占15.17%。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报道1120例结直肠癌标本中伴血吸虫病者占18.1%。杭州肿瘤医院报告507 结直肠癌中有27.4%伴血吸虫病。在浙江嘉兴第一医院报道的314例结直肠癌中,高达96.1%伴有血吸虫病。上述资料充分反映了结直肠血吸虫病与癌肿的密切关系。由于血吸虫卵长期沉积于结直肠黏膜、慢性炎症、反复溃疡形成和修复。导致黏膜的肉芽组织形成,继之发生癌变。从浙江嘉兴第一医院在3678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中,有241例(6.55%)伴结直肠血吸虫性肉芽,而其中62.7%并发腺癌,可有力地说明血吸虫病是结直肠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4.结直肠腺瘤 结直肠腺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息肉样病变,约有2/3结直肠息肉系腺瘤。组织形态学上腺瘤可分为管状、绒毛状和管状绒毛状3种,其中以管状腺瘤最为常见,纯绒毛状腺瘤较为少见,仅占所有腺瘤的5%。腺瘤的这种分类主要根据绒毛成分的比例,因为腺瘤上皮结构在形态学上并非均匀,当绒毛成分占0%~25% 时,称为管状腺瘤,25%~75%时为管状绒毛状腺瘤,75%~100%绒毛时才称绒毛状腺瘤。腺瘤从肉眼上又可分为有蒂、广基和扁平3种。并非所有腺瘤都呈息肉样,有些仅在黏膜面上有轻微隆起,称为扁平的息肉。较大的腺瘤和绒毛状腺瘤更易发生高度间变。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结直腺瘤的高发地区与结直肠癌的高发区是一致的。在大组息肉切除的病理检查中可看到高度间变与局灶性侵袭性癌的频发性,这可以解释在癌肿切除标本中常发现其邻近存在着良性腺瘤,这一情况表现在具有遗传倾向的结肠癌病例中,包括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症结肠癌(FNPCC)综合征。Gilbertson报道一组回顾性研究,在25年中对45岁以上无症状人群每年作1次乙状结肠镜检查,并摘除所见腺瘤,结果使直乙结肠癌的发病率比预计减少85%。最近Selby等也证明在以往10年中曾作过乙状结肠镜检筛查者其远端肠癌的发生率降低3 倍,根据NPS资料的初步分析表明凡进入结肠镜监测计划者其结肠癌发生率与相应年龄的一般人群相比降低75%以上。这些资料均提示阻断腺瘤生长可防止结肠癌,同时也是对“腺瘤-癌肿”序列的支持。当然也有认为癌肿的发生是原发的,也即一开始就是癌(de novo)。因为有一些很小的非息肉样侵袭性腺癌,其邻近并无腺瘤,对这些现象谁也无法否认,究竟2种情况都可能存在,或是即使最微小的腺瘤也可能发现有恶变,这是争论的焦点。但从最近的分子基因发现也支持“腺瘤-癌肿”序列,对这一见解的最终证据和标准是在进展性结肠癌的散发性腺瘤中有基因克隆的标志物。

  5.个人高危因素 以往曾患结直肠癌的病员再次患结直肠癌的危险性显然比正常人高,据St Marks医院报道在3381例结直肠癌进行切除手术的病员中,异时性结直肠癌的发生率为1.5%,在随访25年的病例中,其发生率为5%:如切除手术时同时作腺瘤摘除者,则其发生率为10%,虽然绝大部分异时性结直肠癌发生在切除术后10年内,但有报道异时性结直肠癌的发生率为3.4%,且67%发生在初次切除手术后11年以上。从而表明异时性结直肠癌的危险性似乎是终生的。

  在女性病员曾患乳房癌、卵巢癌或子宫颈癌者中,发生结直肠癌的危险性明显高于无上述病史者。据美国Sloan Kettering癌症中心肿瘤登记资料分析,乳房癌患者的结直肠癌危险性分别为1.2和1.1,而且以后患结直肠癌的危险性与诊断乳房癌时的年龄相关,<45岁者的危险性更高。此外随访时间的长短也有关,10年后发生直肠癌的危险性为1.66,15年后为2.05。卵巢癌患者发生结直肠癌的相对危险性以接受放疗的病员为明显,尤其接受放疗后5年以上的患者;在未作过放疗的病员中以后发生结直肠癌的危险性仅限于结肠,而且发生结肠癌的危险只限于术后最初2年内,5年后的危险也就消失。子宫癌患者与卵巢癌患者具有同样发生结肠癌相对危险性,结肠癌的危险性比直肠癌更高,并随时间而增高,尤其接受过放射治疗的病员,因为根据不同地区和移民人群的资料认为子宫癌、乳房癌和结肠癌可能具有相同的发病因素。

  射线与癌肿发生间的因果关系最早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原子弹爆炸后存活者的流行病学资料。虽然早期资料并未显示出任何关系,但长期随访结果表现结直肠癌的病死率明显增高。1957年Slaughter报道了第一组放疗后发生黏膜癌的病例,包括2例结肠癌和1例肛管癌。此后有许多这种因果关系的病例报道和动物实验研究。病例研究表明宫颈癌放疗过的女性以后发生结直肠癌的危险是增高的。当然,这种放射引起的真正危险性很难肯定,因为患妇科癌肿的女性患第2种癌的危险性是增高的。然而放射过的卵巢患者比未放射的患者5年后患结直肠癌的危险性确实增高。同样良性疾病接受放疗后患结直肠癌的危险性也是增高的。因此,从放疗后5年开始应严密监测结直肠癌的发生。

  (二)发病机制

  1.病理

  (1)大体类型:

  ①早期直肠癌:早期直肠癌系指癌灶局限于直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内的病变,一般无淋巴结转移,但癌肿侵至黏膜下层者,约有5%~10%可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大体所见可分为3型:A.息肉隆起型:外观为局部隆起的黏膜,可有蒂或亚蒂或呈现广基3种情况,此型多为黏膜内癌;B.扁平隆起型:黏膜略厚,表面不突起或轻微隆起,呈硬币状;C.扁平隆起伴溃疡:如小盘状,表面隆起而中心凹陷,见于黏膜下层癌。

  ②中晚期直肠癌:中晚期直肠癌系指癌组织浸润超过黏膜下层,达肌层及浆膜者,常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可分为3型:A.隆起型:特点为肿瘤向肠腔内生长,状似菜花或息肉样,边界清楚,有带蒂和广基2种;B.溃疡型:又称局限溃疡型,状如火山口,形状不规则,边缘隆起,此型肿瘤组织向肠壁深部生长,易侵犯邻近器官与脏器或发生穿孔;

  ③浸润型:浸润生长为本型的特点,临床上可分成2种亚型,即浸润溃疡型和弥漫浸润型。前者肿瘤向肠壁深层浸润,与周围分界不清;后者主要在肠壁内浸润生长,有明显的纤维组织反应,易引起肠管环状狭窄。本型恶性程度较高,较早出现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差。

  (2)组织学类型:

  ①腺癌:癌组织呈腺泡状或腺管状结构。根据分化程度,按Brodeis法可分为Ⅰ~Ⅳ级,即高分化、中等分化、低分化和未分化癌四级。

  ②黏液癌:其最大特点是癌组织内存在大量黏液,黏液可在细胞外间质中或聚积在细胞内。细胞外黏液可表现为:A.形成大片“黏液湖”;B.出现囊腺癌结构,囊内含有大量黏液。细胞内黏液表现为胞浆内充满黏液,将胞核推向一侧,整个细胞形同印戒,又称印戒细胞癌。

  ③未分化癌:癌细胞较小,呈不整齐的片状排列,无腺管结构,浸润明显,易侵入小血管及淋巴管。

  ④类癌:起源于APUD细胞系统的肠嗜铬细胞,多属非亲银性,不会分泌生物活性物质,临床上无类癌综合征表现。病理学上有4种组织类型:A.腺样癌:癌细胞排列成腺管样;B.条索型:癌细胞排列成实性条索,间质反应明显,酷似硬癌;C.实心团块型:癌细胞排列成实心团块状;D.混合型:即上述3种类型的任意混合存在。类癌的生物学行为偏向良性,生长较缓慢。

  (3)扩散与转移:

  ①直接浸润:癌肿一旦在黏膜上发生,在肠壁上可向3个方向浸润生长:A.环绕肠管周径生长,一般累及肠管1周约需1年半以上的时间。B.沿肠管纵向生长,一般远侧肠壁内扩散很少超过3cm,绝大多数在2cm以内。C.向深层浸润,浸润越深,发生淋巴及血道转移的机会也就越高。直接浸润的速度与肿瘤恶性程度有关。

  ②淋巴转移:癌细胞通过直接浸润淋巴管或经细胞外间隙渗入淋巴管而发生淋巴转移。腹膜反折以上的直肠淋巴引流只向上方,反折以下的直肠淋巴引流主要向上,同时也可向两侧,只有在向上的淋巴引流被阻塞时,才逆转向下。这些淋巴引流方向实际上也代表了肿瘤淋巴道转移的方向。淋巴转移的发生率与癌肿浸润范围、深度、肿瘤类型及恶性程度密切相关。Fenoglo等明确指出,结直肠黏膜层无淋巴管,癌肿局限于黏膜时不会发生淋巴结转移,只有当癌肿侵犯黏膜下层后,才有可能发生淋巴转移。郁宝铭等对886例结直肠癌局部浸润与淋巴转移关系的研究发现,局限于黏膜层的癌肿(Tis)无一例淋巴转移;浸润黏膜下的癌肿(T1)则有6.98%的淋巴转移;浸润肌层的癌肿有28.03%的淋巴转移,高度恶性癌肿侵犯肌层时淋巴转移率高达42.86%。

  ③血行播散:直肠的静脉主要汇流到门静脉系统,因此肝脏是最易受累的脏器。诊断大肠癌时已有10%~15%的病例有肝转移。可有许多个肿瘤细胞转移到肝脏,但转移的大多数癌细胞处于休眠状态,只有少数肿瘤细胞发展成为转移癌。转移癌多在肝脏表面,一般呈多发性。肺是第二个极易受累的脏器。其他如骨、脑等也可发生转移。血行播散的发生率与直肠癌肿位置密切相关,腹膜反折线以下直肠癌的血行播散发生率明显高于腹膜反折线以上的直肠癌,而且离肛门越近,血行播散发生率越高。

  ④种植转移:常见于3种情况:A.腹腔内种植:当癌细胞向肠壁深部浸润突破浆膜时,可脱落到腹腔内其他脏器表面继续生长,形成腹腔内种植性转移。好发部位有大网膜、肠系膜、盆腔腹膜等,以盆腔Douglas窝附近较为常见。腹膜种植广泛时常伴癌性腹水。B.肠腔内种植:癌细胞在完整的黏膜上一般不易种植,但如黏膜有破损,则可在破损处发生种植;C.手术伤口种植:手术时可将癌细胞带到手术野及伤口引起医源性种植。

  2.临床病理分期 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分期是根据肿瘤局部浸润扩散范围、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有无远处脏器转移三项指标进行评估的结果,其意义在于为判断病情的发展、决定治疗方案以及估计预后提供依据。目前常用的分期方法有2:Dukes分期和国际TNM分期。

  (1)Dukes分期的改良方案:自1932年Dukes提出对结直肠癌的分期标准后,几经改良,已使其各期含义完全不同,如不注明何种改良,已无法了解其所指病情究竟如何,同时也使各组资料无法对比。为此,1978年我国大肠癌工作者在全国第一次大肠癌科研协作会议上对Dukes分期的改良方案作了统一使用标准,这一改良方案的原则是在尊重Dukes原始各期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更细致地划分,具体方案如下:

  A期 肿瘤局限于肠壁

  A0 肿瘤局限于黏膜层或原位癌

  A1 肿瘤侵及黏膜下层

  A2 肿瘤侵犯肌层

  B期 肿瘤穿透肠壁,侵入肠周脂肪结缔组织或邻近器官,无淋巴结转移,尚可切除者。

  C期 不论肿瘤局部浸润范围如何,已有淋巴侵犯者。

  C1 肿瘤附近淋巴结有转移

  C2 肠系膜血管根部淋巴结有转移

  D期 远处脏器有转移如肝、肺、骨骼、脑等;远处淋巴结如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肠系膜血管根部淋巴结伴主动脉旁淋巴结有转移;腹膜腔广泛转移;冰冻盆腔。

  (2) TNM分期:1950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提出国际上应统一采用TNM分期作为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以便正确反映和比较各组资料的情况和疗效。以后由美国癌症分期和疗效总结联合委员会(AJC)承担对大肠癌分期的研究,并建议采用UICC的TNM分期系统。至1978年AJC的建议在UICC会议上得到认可和推荐,他们的意见如下:

  T 原发肿瘤

  T0 临床上未发现肿瘤

  Tis 原位癌

  T1 癌肿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包括腺瘤癌变

  T2 癌肿侵犯肌层或浆膜层,但未超越肠壁

  T3 癌肿穿透肠壁累及邻近组织器官

  T4 癌肿穿透肠壁并侵入邻近器官形成瘘管者

  T5 T3或T4、局部侵犯已超出邻近组织或器官者

  Tx 局部浸润深度不详

  N 区域淋巴结

  N0 淋巴结无转移

  N1 淋巴结有转移

  Nx 淋巴结情况不详

  M 远处转移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Mx 远处转移情况不详

  直肠癌早期症状有哪些?

  直肠癌的临床表现

  直肠癌在临床上早期常无症状,或者症状无特异,因而常不引起病员和初诊医师的重视。多数病员早期可有排便习惯改变和便血,呈现便频、排便不尽感。便频不同于腹泻,因为前者只是次数比正常多,但粪便性状正常或改变不多;排便不尽感则为排便后不久又感有便意,但却无粪便排出或仅排出少量粪质间有少量黏液血便;故病员常不以为然。癌肿病员的便血多数其量不多,色鲜红;可与粪便不混,常被病员和医师误当作痔而忽视。当癌肿发展增大,浸润肠腔一周时可出现便秘,排便困难、粪便变细,并伴下腹胀痛不适等慢性梗阻症状,部分病员在此之前则可呈现腹泻与便秘交替。

  男性病员当癌肿穿透肠壁、浸润前列腺或膀胱时,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排尿障碍或淋漓不尽等感觉,如癌肿穿透膀胱则可形成直肠膀胱瘘,尿中可出现气体逸出和粪质。女性直肠前壁癌肿当穿透肠壁后可浸润阴道后壁,引起白带增多;如穿透阴道后壁则形成直肠阴道瘘,阴道内出现粪质和血性分泌。直肠后侧壁癌肿穿透肠壁后浸润盆壁、骶骨和骶神经丛。引起尾骶部疼痛,坠胀感。这些症状都是晚期表现,患者常伴有乏力、消瘦、贫血、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

  当癌肿累及肛管或肛门周围时,患者除表现为便血外,常诉有肛门疼痛和肛门口有块状物突出。多数病员伴有便频和排便不尽感。当癌肿侵及肛管括约肌时,可发生排便失禁。由于肛管的淋巴引流可首先至腹股沟淋巴结,故当出现淋巴转移时,腹股沟区可出现肿大、质硬的淋巴结,继之融合成团。此外,肛管的淋巴引流尚可沿直肠中血管至髂内和闭孔内血管旁淋巴结。当淋巴结转移浸润闭孔神经时,患者可出现顽固性会阴部疼痛并向大腿内侧放射。这些都是癌肿的晚期表现。

  (一)排便习惯改变、血便、脓血便、里急后重、便秘、腹泻等

  (二)大便逐渐变细晚期则有排便梗阻消瘦甚至恶液质

  (三)直肠指检:是硕导诊断直肠癌的必要检查步骤约80%的直肠癌患者于就诊时可通过自然直肠指检被毕业发现可触及质硬凹凸不平包块;晚期可触及肠腔狭窄包块固定指套见含粪的污浊脓血

  (四)直肠镜检:可窥见肿瘤大小形状部位并可直接取介入组织作病检

  直肠癌的诊断主要依据

  (1)排便习惯及性质改变

  (2)直肠指检和直肠镜检知名发现在直肠内质硬不规则之包块取组织深入病检可证实

  食用有益的食物防癌,有可能使癌痒的发病率下降30%-60%。每日饮食中包括水果、蔬菜和全谷食物等碱性食物是必不可少的,是十分重要的。

  本病的诊断并不十分困难,约75%以上的患者仅通过简单的直肠指诊就能发现病灶。但直肠癌的误诊率却很高,其主要原因是医生忽视了直肠指诊。基于直肠癌属于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但又极易误诊,临床医师应对每一个具有便血、直肠刺激症状或大便习惯改变者常规作直肠指诊和乙状结肠镜检查,以及早发现病变。

相关阅读
  • 男性包茎手术治疗要辨清
  • 包皮环切对早泄的治疗
  • 心理挑战--包皮环切你准备好了吗?
  • 怎样治疗阴茎弯曲?
  • 割包皮--你准备好了吗?
  • 10-14岁包皮手术最适合
  • 包皮过长如何正确治疗
  • 广东省中医院许尤佳: 小儿腹泻发症多因素 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更好

    • 上一篇:冬季养生以敛阴护阳为原则
      下一篇:跌倒成老人死亡第六大杀手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