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市通过与世界500强企业“联姻”合作,在扩张总量的同时,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借力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在华勤集团,这条新建成的10万吨钢丝帘线项目是由华勤集团与意大利倍耐力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总投资20亿元。建成达产后,可新增销售收入20亿元,新增利税4亿元。钢帘线是轮胎的骨架材料,产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轮胎的质量和安全,该项目采用意大利倍耐力的先进生产工艺,所生产钢帘线的各项性能指标均高于国内标准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项目采用了世界最先进生产工艺,并依照BISFA标准及参照国内标准制造,所生产钢帘线的粘合力、拉伸度、耐冲击性等各项性能指标均高于国内标准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使轮胎的承受能力,行驶里程和行驶速度得到进一步提高,轮胎的耐穿刺、耐切割、耐冲击、抗湿滑性能也更加优越。项目的投产不仅促进了国内钢帘线行业的技术发展和进步,提高了国内轮胎行业的产品质量。而且也满足了我们自身的需求,拉长了公司轮胎项目的产业链条。
这个唯一来之不易。靠生产矿用输送带起家的华勤,在产值过亿后,同兖州不少本土企业一样,就开始长期在亿元水平上打转转。2005年,在政府实施的“招大引强”战略助推下,华勤集团开始与意大利倍耐力集团合作,当年的产值就实现翻番。初尝甜头的华勤集团相继与另两家世界500强牵手成功,华勤集团迅速扩张成为全球最大的输送带生产企业和顶级轮胎制造商。
华勤集团副总经理周勇表示,从销售收入看,我们用了20年的时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通过合资合作,仅仅用了2年时间,我们销售收入就突破200亿,这大大缩短了企业的发展进程,抢占了兖州市场先机。
借力外资迅速“强筋壮骨”,华勤模式让兖州有了新的发展样板。兖州市又专门设立1000万元的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对外来投资企业和高新技术项目给予税收奖励返还,免除行政事业性收费,同时加大税费优惠和社保补贴支持,设立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良好的环境和政策让外资纷至沓来,也让本土企业开始“脱胎换骨”。在华勤集团研发中心,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滚动阻力节能输送带技术不久前被列为山东省优秀成果转化重大专项。相比国内同类产品,节能12%,安全系数提高10%的优异指标让这个产品一经推出就占据兖州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
外力助推,内力释放,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让外资更加青睐兖州,全球第三大农机巨头爱科集团日前宣布,继续增资1.6亿元人民币扩大农机生产规模。
爱科大丰农机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史蒂芬·克劳斯:“来之前我们了解到世界其他500强已经落户,像倍耐力,美国国际纸业,伊顿等已经在这里投资,当地政府提供了招商引资很好的环境和平台,我们希望在这样好的起点上能更好的提升农业产业。”
截至目前,已有14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兖州,一批优势项目填补国内乃至亚洲空白,实际利用外资连续5年超过1亿美元。在外资助推下,2011年兖州民营经济营业收入达到1029亿元。今年上半年兖州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256亿元。同比增长11.8%。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6.67亿元,同比增长20.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7亿元,同比增长19%.
兖州市委书记张玉华表示:“我们要继续精心培植成长型中小型企业,扩大规模的给政策,投入技改的给重奖,然后通过招大引强,让世界500强,大型国企、央企与他们牵手助推,让一个个行业好苗子迅速成长为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