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刚
“以我现在的这种身份,我没资格再去跟球迷和裁判说什么,只能是在教训当中、自己的体会当中,告诉他们一个事实。从我的教训当中,特别是我的同行,吸取我的教训,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是前“金哨”陆俊在面对镜头时坦露的真实心声。而另一位与陆俊一起落网的著名裁判黄俊杰则是声泪俱下地宣称“对不起广大球迷,对不起足球事业,也对不起自己家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事实上早在1998年甲A联赛揭幕战,大连万达对阵广州松日,陆俊第85分钟的一个点球判罚,直接导致大连万达取胜。随后,南方一家体育报纸报道,陆俊在这场比赛中收取了20万元的贿赂。结杲陆俊就此起诉,最终胜诉并获得了一定数额的赔偿。十余年之后,重新审读此事,着实让人哭笑不得。
是陆俊等人造就了如今的中国足球,还是中国足球的土壤养育了陆俊等人?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谢亚龙、南勇等人,上任之初,想来也是满腔热血,欲树立一世辉煌,到如今,身败名裂,肯定与他们当年的初衷并不相符。究其原因,中国足球走到如今这番光怪陆离的景象,不外乎“贪婪”二字。在中国足球的成绩和基础非常贫瘠的情况下,很多足球从业者不知疲倦地榨取物质利益,最终掏空了足球那点可怜的精血。贪婪,就是中国足球的“原罪”。
1994年的职业化改革让中国足球一夜之间进入了“市场化阶段”,金钱、地位、名誉……之前不可想象的各种诱惑扑面而来,偏偏此时又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很多人在这种情况下难以控制住自己的欲望在所难免。球员突然高薪、俱乐部利用成绩“牟利”、裁判“相机运作”、足协“坐享其成”、家长“望子成龙”、媒体“推波助澜”……短时间之内,中国足球市场实现了“虚假繁荣”,这一现象在中国国家队历史性地闯入2002年韩日世界杯之后达到高潮。当时足球裁判龚建平虽然受到一定的惩罚,但事件过后,各色人等依然“弹冠相庆”,没有人会想到不过十年之后,中国足球犯下的“原罪”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孩子一个个远离职业足球、市场一点点萎缩、球迷逐渐远去、成绩一天天下滑,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球员们依然放纵自我、中国足球界的官员们依然在趾高气扬———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中国足球界不同的人,对于这种话有着不同的理解,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