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玮 著名足球教练 吴金贵
资格老的球迷,讲起世界足坛的作风流派,往往是滔滔不绝:以英格兰、德国为代表的讲究力量冲击的“欧洲派”,以巴西、阿根廷为代表的讲究技巧细腻的“拉丁派”,以法国、葡萄牙为代表的兼两者之神韵的“欧洲拉丁派”,荷兰的“全攻全守”,英格兰的“长传冲吊”,意大利的“链式防守”……
然而,在本届南非世界杯上,球迷们忽然发明,那些球队底本鲜明的作风似乎都消散了,那些所谓“派系”之间的边界正变得含混。有人说,足球作风正在进入“全球化”的时代,对这种说法,著名足球教练吴金贵有自己的见解。
原因:信息化时代不再有机密
张玮:吴领导,如今足球作风边界的含混,您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吴金贵:我认为还是信息化时代全球沟通无障碍所造成的。以前因为信息相对照较封闭,世界杯四年一聚,各个派系都会有自己鲜明的作风,能给大家留下深入的印象。现在不一样了,你有一种先进的踢法或战术,基本不用等四年,踢一场友谊赛,全世界教练就都可以通过网络或录像来分析学习了,再形成自己鲜明的作风已不太可能。
张玮:在这个过程中,全世界教练的交换和交换是不是起到了重要作用?
吴金贵:当然。国际足联和欧足联的技巧部定期都要举办教练员进修班,推广最先进的战术打法。以中国为例,要拿到执教中超球队的“上岗证”,就必须参加一系列的国际足联技巧部举办的教练进修班。在进修过程中,其实你已经懂得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技战术打法。换句话说,只要是先进成熟的打法,大家都可以模仿。
本质:“全球化”其实是“欧洲化”
张玮:我个人感到,欧洲的联赛正在成为一个大熔炉,说得夸张一点,全球各种足球作风的人才,进入欧洲联赛混一圈,出来都是一个模子的成品了。不知您怎么看?
吴金贵:对。足球作风全球化,从本质上来说其实就是欧洲化。必须承认,由于经济文化等方面原因,欧洲已成为当今世界足球的中心。欧洲足球讲究整体,讲究纪律,讲究战术,哪怕是个性比较涣散的南美球员到了欧洲联赛,只要他想好好在球队里踢下去,很快也会融合进全队。
张玮:这和欧洲的一流教练“四处出击”也有关系吧?
吴金贵:是的。比如这次南非世界杯的非洲球队,绝大多数聘请的是欧洲教练。欧洲教练不仅“援外”,也“援内”,比如英格兰队的主教练是意大利人卡佩罗,瑞士队的主教练是德国人希斯菲尔德。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支球队想要保持几十年的作风传统很难。更何况,五大联赛也正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不可能不影响到本国的国家队踢球作风。
未来:融合是趋势分化有机会
张玮:对不少球迷来说,失去了以往那些鲜明的派系特点,看球时会少了很多乐趣,您是怎么看的?
吴金贵:但这也没措施,因为足球比赛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赢球。经过那么多年的发展和论证,赢球的模式其实也就这么几种。除非你的实力高出对方一大截,不然就只能加强整体,牢固防守,让各个地位上的球员实力更均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足球的作风正在走向融合。
张玮:那是不是意味着今后我们再也看不到“全攻全守”或者“拉丁派舞步”这种作风再呈现在足球场呢?
吴金贵:那倒也不见得,还是要看历史阶段。现在世界足球确实处于“大融合阶段”,但我信任接下来还会有分化的机会,不过这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南美洲今后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到必定高度,他们的天才球员不需要再以登陆欧洲联赛为重要目标,那么他们就会发展出自成一体的联赛系统,南美作风将再次自成一派。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