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世界杯期间,韦迪领衔的中国足协,以及国内各处所体育局的官员纷纷赴南非观摩考核。盼望官员们能从南非世界杯上取到真经,而不是到此一游。其实,像我们这样的草根看客,在万里之遥的中国经历了一个月的世界杯生活后,倒是真感到中国人完整可以踢好足球,只是我们对自己过于悲观了。
爱足球就没理由踢不好
世界杯32强的球队有个共性,足球是他们的全民运动,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德国足球人口650万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英格兰足球人口800万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十六;西班牙足球人口350万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九;荷兰足球人口150万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十。
南非世界杯第四名、唯一进四强的南美球队乌拉圭,总人口330万人,足球人口就占了80万人,全国差不多四分之一的人常年从事足球运动。中国足球人口目前为25823人,与13亿的人口相比,完整可以疏忽不计。的确,全球第一运动在中国如此之低的大众普及率程度,极其可悲。但我们需要看到的是,也恰恰是如此悲凉的普及率,预示着中国足球的盼望。
足球能够在其他国家有相当高的普及程度,源于人类对这项运动的热爱。中国人不爱好足球吗?显然不是。世界杯期间,仅央视就从世界杯的电视直播中获得20亿元的收益。如果没有收视率做保障,央视不可能日进斗金。世界杯期间,作为看客的中国各路媒体共派出200多人的世界杯报道团队,以至于让东道主南非世界杯组委会感到大惑不解。这阐明中国人与其他所有热爱这项运动的国家一样,爱好足球,关注足球,也一样具有参与到足球这项运动中去的激动。事实上,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足球人口达到60万人,而那时的中国足球处在亚洲一流。只要中国足球的决策者认真反思,正本清源,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足球中来,让足球回归大众,中国足球真正反弹和崛起必定会到来。
把握足球本质转变足球体制
足球的本质可以这样描写:相比于其他运动,它是一项最大众化的运动。但在中国,足球成了黑金操控的金钱运动、官员追逐的政绩运动、权贵资本把玩的精英运动。足球资源被少数人把持,让少数人获益,病根就在体制上。
说到体制之弊就不得不说到中国足协。尽管中国足协与英足总、德国足协、荷兰足协一样,是国际足联的会员之一,但中国足协其实是一个衙门两块牌子,中国足协也是体育总局下设的足球管理中心,这就让中国足协貌似民间社团,实为体制内官办组织。这样的体制决定了中国足协难以遏制的政绩激动,这造成了足协在管理和决策上不可能遵照足球规律,而是把出线足球、奥运足球看得比什么都重,而在足球的推广和普及等足球发展的命根子方面难有作为。那些发达国家的足协都非常器重基层足球发展,每年都投入大批资金。英格兰足总每年把总收入的63%、3800万英镑投资于草基础层。而中国足协在这方面的投资非常少,有的甚至将少得可怜的青少年的推广资金挪到国家队的备战上。
不过,新任掌门韦迪似乎正在扭转这一局面,他上任后与教导部门联合,推出了4000万元的校园足球发展打算,并积极推动职业联赛与足协的分别,实现政企离开,官办分别,尤其在扫赌打黑之后,中国足球联赛有了好转的迹象。中国足球正在让人看到拨乱反正的迹象,尤其是这种转变从转变体制起步,这阐明中国足球开端探求足球的本质。日本足球的崛起离不开一个叫川渊三郎的人,他发起了日本职业联赛,一直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地推动日本足球的前进。在他掌舵日本足球发展期间,日本足球不仅发明了足球的本质规律,还走出了一条符合自己的道路。在这方面,韩国也值得中国学习。但愿韦迪以他们为榜样,认识到足球规律,搞明白足球的真正意义。
政绩寻求少一些扎实积累多一些
南非世界杯,欧洲球队不仅首次实现在欧洲大陆之外地区夺杯,还包揽了前四名的三席,欧洲足球如此强盛的统治力,值得中国足球反思的方面很多。比如西甲的职业联赛平台,汇聚了全球足球最好的人才,比如德国足球的青训体制等。当然,最值得中国足球学习的就是他们的积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