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宏斌
“虹口足球场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足球场之一,国内也只有天津等少数球场可以和虹口媲美。”说到自己足球生命中最重要的球场,谢晖如是说。
谢晖依然记得,在退役仪式那天,他手摸虹口球场草坪的那一瞬间。“虹口足球场对于我而言,几乎意味着大半的职业生活。我所进的60多个球,好像有至少40个是在虹口打进的。”
可是,若说到与欧洲球场相比,谢晖的想法则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和欧洲的很多足球场相比,虹口足球场还重要停留在一个足球场的层面,重要施展着足球场的功效。但是,远远缺乏足球文化。”
谢晖说明着自己的想法:“比如,你可以想象得出,在曼联的主场里面,开着与足球毫无关联的餐厅;又或者,把场地出租给与足球毫无关联的公司营业……那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吗?曼联球迷的口水会把这些被出租出去经营的店给淹了。因为,这是足球的圣地,这里只有足球,不可以有别的不相干的东西。”
“虹口足球场是一个硬件条件很好的球场。但是,重要体现在硬件上。足球文化的内涵,体现得不够。”谢晖说,“比如拜仁的安联球场,里面会设立专门的VIP球迷区,有100多个地位,供给给最忠诚的球迷。大家可以在那里喝啤酒。”
亚洲范畴内令谢晖印象比较深入的,是日本的几个球场。“参加过亚冠,我感到日本的球场文化和欧洲非常接近。比如浦和红宝石,还有鹿岛鹿角,和欧洲的球场几乎一模一样。全部球场体现着非常浓重的足球文化,球场里看不到和足球不搭界的东西。”
谢晖还强调,球场文化在中国事一个被疏忽的环节。“比如,我们一些城市建球场,往往寻求范围,认为越大越好。这也是不对的。足球场有时不在于范围。比如德乙的一些球场,可能只能容纳两万人,但文化很浓,全部球场‘五脏俱全’”。
“电影院不仅是放电影、看电影的处所,而应当有影院文化。同样的道理,足球场不仅是看球、踢球的处所,还应当有球场文化。中国的球场,虹口在这方面相对来说已经是不错的了,但做得还远不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