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振华+韦迪,有人说这是中国足坛职业化以来最豪华的领导配置。仔细揣摩,这样的评价并非言过其辞。一个是带领中国乒乓球队重返世界乒坛巅峰并巩固了中国乒乓球超级大国地位的“铁腕人物”;一个是将中国水上项目从过去的弱势群体打造成奥运赛场上金牌大户的“性格中人”。
用圈内人的话来讲,“这两个人最大的类似之处就是融入其骨子中的‘改革血液’。同时,蔡振华和韦迪两人又都是那种很有人格魅力的领导。不过,这样两个人在一起搭班子,也是有利有弊。所以,短期内难下结论两大‘改革先锋’的配对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俩铁腕曾改写历史
在踏入中国足球这条“浑河”之前,无论是韦迪,还是蔡振华,都在各自范畴取得了非凡的成绩。
2001年3月,韦迪从国家体育总局重竞技运动管理中心“一把手”被调到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担负主任、党委书记。当时,中国水上项目正处于悉尼奥运会铩羽后的低谷期。但仅仅用了3年多的时间,韦迪便带领“中国水军”在雅典奥运会上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皮划艇选手孟关良、杨文军一举登上了冠军领奖台。在北京奥运会上,由韦迪领军的“中国水军”一共夺得3金1银1铜的好成绩。“中国水军”也一夜间从中国奥运阵营中的“弱势群体”变身“夺金大户”,而这一切与水上项目标“领军人物”韦迪不无关系。
“在韦迪出任水上中心‘一把手’之后,他就提出了高住低练、坚决聘请外教、短距离突破等全新改革思路。此外,他还力主将本来奥运项目、非奥项目并举的现状进行改革,将奥运项目从本来一个奥运项目带一个非奥项目标情况中剥离出来,再兼顾发展非奥项目。”一位与韦迪共事过的水上项目标工作人员称,韦迪的很多“创举”最初在他们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但实践证明,如果没有韦迪当初那些“改革举动”,估计“中国水军”可能还在原地踏步呢。
俗话说得好,“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而蔡振华成为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之前,一直在扮演着为国球“守江山”的角色。昨天,一圈内人士称,“中国乒乓球虽然基础好、底子厚,但蔡振华在主管乒乓球队后却并没有躺在声誉簿上睡大觉,相反在国字号教练的竞聘上、国手提拔上以及乒超联赛上,都进行了勇敢的尝试和改革。他特别爱好那种用头脑的球员,而刘国梁就是他最得意之作。在蔡振华看来,没有技巧创新、没有勇敢改革,再优势的项目也不能一直强势下去,而这正是中国乒团能独霸世界乒坛多年的重要原因。”
足球“外行”有优势
无论是韦迪,还是蔡振华,他们在此前各自范畴所取得的成绩虽然有目共睹,但说到和中国足球的交集却几乎为零,而这也正是外界最为担心的处所。“两人的领导艺术、人格魅力以及从业的资格,都让人赞不绝口。不过,足球毕竟和水上项目以及乒乓球不同,蔡、韦两人能否驾驭和把持中国足球这个被伪职业化搞得有些四不像的‘怪物’,现在看来还是一个未知数。”昨天,一位足坛名宿在接收本报记者采访时口吻凝重地说道。
事实上,在韦迪“空降”中国足协时,外界对韦迪“外行”的评价也是不绝于耳。如今,同样的话题再次缠上了蔡振华,“外行领导内行”、“小球玩不转大球”的质疑甚嚣尘上。
对于中国足球的问题估计就是卖菜的大婶都能说上几句,更何况这些身居高位的中国体育领导者。足球作为影响力最大、最先踏入职业化道路的项目,不仅是中国老百姓最为关注的焦点,同样也是这些体育官员们经常在私下议论的话题。诚实讲,中国足球需要的不是什么专家,而是更好的决策者。从这一点来看,蔡振华和韦迪无疑是拯救中国足球的最好决策者。
曾有圈内人士直言,蔡振华虽然此前和足球无交集,但在这个“外行”身上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超强的心理素质,二是外紧内松的管理经验。而这两样正是中国足球所缺乏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