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中邮系往往会采取逐步加仓的策略,如核心优选和核心成长在2009年上半年分别买入721万股和591万股友谊股份;去年下半年则分别加仓至1285万股和2184万股;今年第一季度末核心优选继续加仓至1610万股,核心成长持仓不变,核心优势买入790万股。
当然,或许是为了配合对于大势的判断,中邮系基金在操作沪国资重组股时也会进行波段操作。其中最明显的案例则是申通地铁,2008年第四季度核心优选和核心成长分别买入582万股和283万股申通地铁,2009年第一季度加仓至1004万股和800万股之后在第二季度开始合计减仓400万股,在下半年随着股价上涨之后两只基金减仓只剩下61万股;然而在今年第二季度末中邮系4只基金却又联袂出现在申通地铁十大流通股股东行列,合计持有约1973.38万股之多。
不过,在今年第二季度,中邮系基金大举买入的远不止申通地铁,交运股份、浦东建设等交通类个股均为二季度首次进入。
需要指出的是,除却上述提及的具有重组预期的上海国资个股之外,中邮系还重仓持有部分已经完成重组的上海国资股,如去年半年中邮核心成长和核心优选大幅建仓的金枫酒业(600616.SH),去年下半年核心优选大幅建仓的华域汽车(600741.SH),这两家公司分别由原先第一百货和华域汽车重组而来,重组前后主营业务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偏爱商业股
记者统计发现,在中邮系全面布局沪国资重组概念板块的时候,其对于商业类个股出现明显的偏好。
以核心优选为例,从截至二季度末的持仓来看,涉及重组的上海国资商业股几乎被其全部囊括其中,分别持有4474.18万股百联股份、3046.96万股益民商业、1838.59万股上海九百和1329.26万股新世界,其合计持有市值13.68亿元约占持有沪国资重组概念股市值28.92亿元的47.3%;而核心成长持有这5只股票的市值14.2亿元占据持有全部沪国资重组概念股市值的比例甚至达到50%;此外,核心优势也持有除上述5只商业股中上海九百之外4只个股,总市值约为3.39亿元。
根据友谊股份8月30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其控股股东百联集团正在筹划和百联股份吸收合并友谊股份事宜,如果一旦成行,重仓持有友谊股份近4000万股的中邮系3只基金将有望获得超额收益。
而中邮系持有的另外三只商业股也均蕴含着重组预期。其中新世界的控股股东上海市黄浦区国资委的控股比例仅仅19.59%,这明显低于上海市国资委要求的26%的持股下限,控股股东手中拥有的大量商铺和物业给市场带来无限猜想。
另一只区属商业股益民商业的大股东卢湾区国资委持有的上海淮海商业集团一直被市场预期将注入上市公司;剩下地处静安区的上海九百其实已经逐步启动重组,未来重组方向则是继续剥离与主业无关资产并将控股股东九百集团的百货资产注入进来。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本地另一只非国有商业股豫园商城也是中邮系基金的最爱。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末,核心成长、核心优选、核心优势分别持有豫园商城3926万股、2761万股和806万股,3只基金合计持有7492.14万股,总市值高达16.57亿元之多,豫园商城也因此成为中邮基金在今年上半年仅次于哈药股份(600664.SH)和辽宁成大(600739.SH)之外的第三大重仓股,紧随其后的第四大重仓股是来自山东的潍柴动力(000338.SZ)。
能否翻身依然难料?
从三者对于中邮系净值的贡献来看,截至9月3日,哈药股份和潍柴动力今年以来股价分别上涨了24.03%和21.5%,而辽宁成大和豫园商城则分别下跌了24.03%和5.08%。
而在沪国资重组板块,中邮系重仓持有的上海机场、百联股份和友谊股份今年以来分别下跌了26.14%、23.42%和8.46%,上半年完成重组的东方航空则上涨了17.69%。中邮系持有的几只市值较大的商业股中新世界和上海九百上涨了3.6%和5.66%,但益民商业却下跌了10.27%,另外一些重仓的个股如上海机电、东方明珠和交运股份等今年以来均呈现下跌走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