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鱼大烤”,外皮艳红、内里雪白、咸甜适口,鲜香特别,肉质扎实有嚼头,腻腻的酱汁黏在手指头上,吸吮起来回味无穷。。。。。。然后,我的回忆象是出现了断层,“墨鱼大烤”这么经典的美味消失了好多年。
还记得首次回上海出差,老公的弟弟让我帮带点“墨鱼大烤”回京(他一北京人怎么喜欢上的这口,搞不明白),我逛遍了才在南北货店里看到有现成的卖,感觉样子和味道与我小时候吃过的不太一样。后来老爸在东兴楼过生日,看到有“墨鱼大烤”,颜色倒是对的,味道也总觉得哪儿少点什么。
今年夏天回上海,与姑父聊起老上海到底怎么做“墨鱼大烤”,他悠悠的来一句,那要配肉烧的呀。这才让我恍然大悟,怪不得呢,“墨鱼大烤”要借用五花肉的油润才能越嚼越香啊!而且正宗的“墨鱼大烤”一定要用上海的南乳汁来烧,其实就是“玫瑰豆腐乳汁”,那样才能烧出漂亮的艳红色来,味道也更特别。
为什么叫“烤”,是因这道菜基本就是最后将汤汁收干,使味道都收到墨鱼肉里,这总做法叫“kao”(发去声),准确的写法应该是“火”字边旁加个“靠”字,输入法里怎么都找不到。现在就“烤”上了,和烧烤一点儿关系也无。
干嘛又叫“大烤”呢,我根据实际操作分析哈,那因为墨鱼受热肉质收紧,体积缩得利害,所以要用个头较大的墨鱼做才出数,叫“大墨鱼烤”或“烤大墨鱼”都太直白,倒装一下,改成“墨鱼大烤”听起来就气派多了嘛。
还有,加个“大”字,是因为这道菜的做法派场不要太大哦,上好五花肉居然只是沦为配料,牛气冲天。
我喜滋滋在厨房重现这道上海怀旧菜的时候,老公心痒难搔,终于忍不住,飞奔下楼拎了瓶白酒回来。老爸更有意思,居然用百利甜酒来配。大家能重温这道沪式经典下酒菜,真的很开心。
美食原料:
大个墨鱼两只(共约两斤半)、五花肉半斤、玫瑰豆腐乳汁汁半碗、八角2粒、香叶2片、肉桂1小块、冰糖2大块、黄酒小半碗、老抽2汤匙、姜1块、葱1根、盐适量、香油适量
做法:
1、墨鱼在购买时让商家提前处理,去掉内脏、软骨、黑色皮膜。将过长的须脚切整齐。五花肉洗浄后切成麻将大小的方块。姜切大片、葱切成段备用。
2、锅内油微热后,倒入姜片、葱段、肉桂、香叶、八角煸炒至半分钟至姜片微微发黄,倒入五花肉、冰糖,小火将肉煸炒出油,边缘部分上色。
3、倒入黄酒后立刻盖上锅盖,让锅内酒汽焖半分钟左右,开盖后倒入老抽翻炒上色。
4、倒入玫瑰豆腐乳汁翻炒均匀,加入热水至没过锅内材料,将墨鱼放入,大火烧开后,改小火煮半小时左右,开盖将锅内汤汁收至浓稠。将墨鱼筒捞出,待凉透后横切成片即可。锅内五花肉趁热吃。
蔻蔻心得:
1、墨鱼比鱿鱼贵很多,最简单的区分墨鱼和鱿鱼的方法:
墨鱼———体型较短,腹内有一块如梭子形,稍扁较硬的骨头(叫海漂硝)。用手指用力按一下胴体的中部,如果有坚硬感,就是墨鱼。
鱿鱼——--体型较墨鱼长,休内没有硬件骨,鱿鱼仅有一条叶状的透明薄膜横亘于体内,所以手感不同。如果胴体按起来较软,就是鱿鱼。同样重的墨鱼、鱿鱼,墨鱼体长比较;鱿鱼要比墨鱼长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剖开后墨鱼两边的肉比鱿的宽,肉质更肥。
2、提醒商家处理墨鱼的时候不要把身体片开,一定要保持筒形,这样菜品才会好看。
3、墨鱼下锅后受热会缩得很利害,成品大约只有一半大小。所以一定要买大个的墨鱼。
4、肉要选偏肥的,这样渗到墨鱼里的油份才足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