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清这是第几年做月饼了,广式的、冰皮的、冰激凌的,就差苏式鲜肉了。本来以为这月饼算是折腾到头了,没想到市面上出现了所谓混搭风格“法式月饼”,也算是个新鲜事物。
Fusion·混搭的特征就是跨越国界,把国内国际各种经典的美食fusion在一起。这样的融会贯通带来的不止是各种美食交融汇集,更是一种文化融合、一种风尚和情趣,这是属于无国界的美食。
这“法式月饼”是咋回事,明明知道可能是玩概念,还是忍不住每样买了一块试试究竟。其中乳酪的、榛果巧克力的、杏仁咖啡的,这三种口味深得我心。尤其是乳酪月饼,饼皮相当酥松,内心是原味乳酪,整款月饼奶香浓厚,对于芝士发烧友而言是个安慰。
这“混搭版法式月饼”给了我PK的欲望,感觉做起来不算特别麻烦,但是很有新意,也想在家里重现一把月饼的混搭风,
仔细又研究了“法式月饼”,开头以为饼皮也许是广式枧水面的,入口才发现用的是典型的西点混酥面皮,只是更加酥松,几乎入口即化。这就能解释为什么这种月饼带着锡模卖了,如果用压模的方式,也许外形能有繁复的花纹,但肯定出不来这种松软口感。细品品,混酥皮里又有细细的杏仁粉,这可能也是饼皮又酥又软又香的原因之一。
想了想,我也许可以从经典法式蛋糕“CATEAU BASQUE”里得到灵感,这款蛋糕的饼皮制作方法很特别,介乎重油重糖蛋糕和甜混酥面之间,口感也比一般的混酥面团更为柔软,但又不象蛋糕那么蓬松,和这种月饼比较象。而且这种面糊是可以挤成形的,这样就能与膏状的芝士糊很好配合了。
为了与买现成的“法式月饼”有区别,我在乳酪馅里加进了蔓越苺,口感和外观上有了小小的变化。烤出来的成品效果与外卖的不相上下。原本刚烤好的饼皮是酥脆的,经过24小时回油以后变得柔软酥松,再加上软软的乳酪芯,真的非常好吃。烤完我发现,如果不用锡模,用普通厚一点的不粘纸模也可以,脱模也很容易。
美食原料:
低筋面粉270克、杏仁粉50克、黄油180克、细砂糖160克、鸡蛋3枚、盐1小撮、
奶油奶酪200克、淡奶油20克、蔓越苺干30克
制作月饼皮面糊:
1、80克糖放进室温软化成膏状的黄油中,用手动打蛋器混和均匀。2枚鸡蛋提前打散,将分5次将蛋液加入,每加入一次后都要充份搅拌均匀再加下一次。
2、加入杏仁粉、提前过筛的面粉,盐,用橡皮刮刀象抹墙似的手法细细拌匀,盖上保鲜膜室温备用。
制作乳酪糊:
将奶油奶酪隔热水化软,加入糖搅拌均匀成膏状。加入一枚鸡蛋,混合均匀。加入淡奶油轻拌匀。
组合:
1、准备两个裱花袋,前端各装上直径为1cm的圆形裱花嘴,将月饼皮面糊、乳酪糊分装进去备用。 先将月饼皮面糊挤满锡模底部,再将四壁挤满,中间为空。
2、将乳酪糊挤进中空处约7分满,放上几粒蔓越苺干。再将月饼皮面糊挤在乳酪糊表面,用小刀轻拉将表面尽量抹平整,并用叉子叉出花纹。
3、在月饼表面刷上蛋黄液(配方以外)。烤箱提前5分钟170度预热后,将放了锡模的烤盘放在中层,烤25-30分钟。烤好后不要立刻开烤箱,需等炉内温度至与室温相同后再取出,24小时回油后口感更好。
哈哈,就这么,我家今年的新品月饼出炉了,也许它和咱们老观念里的月饼长得不太一样,可是,换个想法,西餐还能伺候中国胃呢,咱们西点为什么就不能在中秋节表达一下对团聚的祝福呢。
所谓“天涯共此时”,不管吃的是什么样的月饼,大家的美好祝愿都是相同的。用亲手自己做的,带着浪漫法式风情的月饼,与亲人们共享,还有什么比这更温暖,更有新意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