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对国内市场的黯然评价,孙健君对影片的海外发行显得更为积极,“海外发行我已经有筹备,必定会将这部电影推介到国际上去,其实现在国际上非常期望从电影中看到一个当下的、真实的中国,但目前的中国电影却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真情来电》以全景式、大跨度、多区域伎俩展现了中国的五彩斑斓,是一道可口的中国‘家常菜’,它没有以‘揭伤疤’的噱头来获得关注,但也不是在粉饰太平,它就是真实有力地反应了一群人的本质的生活,它带给观众的也是一种简略、质朴的激动。”
据悉,《真情来电》创作缘起是为电信日拍摄的公益电影,其中也有中国移动的援助,那么影片中是否会难免“植入广告”?孙建君表现《真请来电》很“干净”,“底本只有一句中国移动的台词,也被他们的掌门人王建宙自己删掉了,因为他感到影片描写了全部电信行业的价值--为人类的沟通所作出的贡献,他为此已经很满意、很激动了,不想突出自己这个公司,不想损坏影片的公益性质而变成广告。”
陆川:盼望多攒点这样的局
在《真情来电》中拍摄了《可可西里》和《那达慕之约》两个故事的导演陆川表现,这次还是第一次和众多导演合作一部电影,创作过程像在创作“小画儿”,有种难得的散淡心情,“我之前拍摄《南京!南京!》等影片都是很累、很较劲的作品,这次的拍摄却能够轻松地表达我对于生活的小情怀、小感受,全部过程很受益,也扩大了我的个人经历,很‘补气’。”
说起为何要拍摄这两个故事,陆川表现,孙健君刚一跟他提选题的时候,他就想到了《可可西里》,他笑言自己还有点小私心,“我以前拍过保护藏羚羊题材的电影《可可西里》,这次想借短片之机来做个回访,老朋友聚个会,如果可能也再为他们的生存状态呼吁一番,不过,遗憾的是,短片中的那位大姐在这次玉树地震后,再也寻不见了。而《那达慕之约》则带有很大的盼望色彩,我之前创作的关于情感的电影很少,很想借此练练手。”
对于《真情来电》的摸索意义,陆川表现,当下生活题材的电影在目前中国面临困境,大部分的观众会选择纯粹的娱乐片,因此,当代题材的电影需要一个突破口,而《真情来电》就是一种挺有意义的尝试,“比如,在《可可西里》中,我看到了久违的朋友,拍摄电影的力量好像又重新回到了我的身上,而《那达慕之约》则让我懂得了蒙古族同胞的生活,这些都很有意思,我盼望能有人多攒点局,让更多的青年导演参与进来,面对真实的中国,尝试真实的表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