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曹飞认为,第三方支付目前未接入实属正常,因为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牌照尚未发放,央行推动升级的步骤也必然循序渐进,“央行升级二代网银,意在铺路,对支付产业本身是一个利好消息”。
央行组合拳
超级网银机制下的话语权集中,会不会导致第三方支付接入谈判门槛的提高?对此,阿拉木斯认为,话语权并不会集中于央行,谈判门槛不会有提高。支付宝发言人陈亮解释,二代网银系统是一个由央行负责运营的系统,二代网银系统上线后,并不是与央行直接谈合作。今后第三方支付公司,只要谈定一家银行,比如谈定招行,就不需要与其他银行进行合作谈判了。
阿拉木斯认为,超级网银对于商业银行、第三支付企业来说,机会均等,但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下文简称《管理办法》)却有可能导致第三方支付行业分化。
除了“1亿元注册资金”门槛外,更高的要求来自于“实缴货币资本”和“日均余额”的比例要不小于10%。《管理办法》第三十条规定:支付机构实缴货币资本与客户备付金日均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10%。客户备付日均资金余额,指备付金存管银行根据最近90日内支付机构每日日终的客户备付金总量计算的平均值。
这意味着交易额越大,第三方支付企业需要押在银行中的现金越多。目前,支付宝的备付金存在工商银行,收入存在招商银行。
阿拉木斯认为,央行设这个门槛就是让支付公司知道,如果没有足够的现金流和资本储备就不要做第三方支付。目前中国有400余家支付公司,除支付宝、财富通等少数几家,不少公司或许会面临资本额不足的问题。
有第三方支付企业人士认为,超级网银和《管理办法》是一套组合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