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搜狗成为了一个有现金储备,又不用在短期追求盈利的非上市公司。同时,它有可能在阿里巴巴与淘宝的合作之下,迅速开始新的正向运转。
搜狐、阿里两盘棋
在阿里系的加持下,搜狗的成长可能会很快来临。张朝阳表示,“引入阿里集团和云峰的战略投资,是为了在搜狗搜索、浏览器等产品上,能与阿里集团和淘宝进行深度合作”。
如果比较搜狗与阿里系的长项,会发现二者之间具有强互补性和弱竞争性。搜狗强在输入法、浏览器等客户端产品,而阿里巴巴和淘宝则强在电子商务、支付,一方在终端拥有大量用户,一方在云端拥有海量用户。更为关键的是,搜狗在多年的锤炼中,有一支专注于产品的技术团队,拥有多年的网页搜索、垂直搜索与客户端研发经验,是典型的产品型技术公司;而阿里巴巴和淘宝则擅长整合资源,在战略和运营上拥有眼光与控制力。
这使得它们的深度合作,可能在客户端、云端用户对接之后,产生强烈的乘法效应。而离开合作本身,站在搜狐与阿里两家中国互联网的代表型公司维度,合作对双方还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对搜狐而言,以这种方式对搜狗放手,是一个不错的结果。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搜狐与搜狗都必须考虑到财报表现,在输血与寻求回报之间限制太多,彼此长期的拉扯已经太疲劳。而放手之后,不仅搜狗能获得明确的价值,对搜狐来说,以控股的方式来对接搜狗的资源、分享成长,也能拥有更大的腾挪空间。
之前需要输送给搜狗的流量与资金,将用在强化媒介平台,拓展微博、地理信息等与搜狐本身契合性更强的产品上来,用更快的步伐迈向新媒体。
对阿里巴巴来说,从资本上融入搜狗,正好迈在“大淘宝”战略的关键节点之上。之前不管是《淘宝天下》周刊的改版发行,与CCTV、湖南卫视等电视媒体的合作,淘宝都在做一件事情——不断拓展自身平台的边界,在电视、杂志等新平台上,以不同的方式获得用户,深化影响力;再通过用户与卖家、网货的连接来得到收益。而不管是搜狗输入法、浏览器还是网址导航,在此战略之下都可以看成是一个个的新平台。
几乎就在搜狗分拆、阿里入股的同时,搜狗输入法就进行了升级——用户输入汽车、电视等关键字,搜索栏会同时出现进入淘宝的入口;只要点击分号,用户就能直接在淘宝上查看商品的搜索结果。虽然这样可以达成的购买效果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它显然已经是搜狗输入法解决流量引导和用户体验之间矛盾的一个方向。
阿里巴巴正在“激活”搜狗。可以想见,未来搜狗还会有更多的产品变成连接淘宝买家与卖家的资源汇聚平台,而这些产品,都将在“大淘宝”囊中。

关键通道与对的人
淘宝所需要的,正是搜狗所拥有的;而搜狗所拥有的,又是淘宝未来将要直面的竞争对手最有力的武器。
对真正的平台级企业而言,掌握用户通往企业的4条通道尤为重要。支付、搜索、通信、媒介这4条通道,分别对应了消费者购买企业产品的需求、寻找企业的需求、沟通企业的需求、了解企业的需求。而每一条通道,都将成为平台最基础的一个组成部分。
淘宝、腾讯与百度这3家中国平台级企业,正在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不管是争取长尾的互联网资源或是以各种方式赢得用户,最终都将回到对四条通道的控制权上来。
支付是淘宝的长项;媒介方面,淘宝正在以自己的方式有条不紊地行进;通讯上,阿里旺旺也能保持一定需求。唯有搜索,在与百度决裂之后,淘宝需要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找回这条通道。淘宝需要在搜索领域寻找到一个理想的合作伙伴来强化自身的搜索能力。后者要拥有对搜索深厚的理解力,一定的市场份额,开放的态度,并能够被淘宝所催生成长。百度、谷歌自然不可能再在淘宝的考虑之列,那么,“万年老三”的搜狗无疑是最佳选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