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本身已被市场证明没有任何盈利机会,也不能有任何盈利机会。即时通信范畴的QQ、MSN免费,安全范畴的360杀毒免费,下载范畴的迅雷免费,输入法范畴的搜狗免费,浏览器范畴的遨游免费……这的确是一个客户端全免费的互联网时代,单纯靠客户端赚钱,已然成梦。再看播放功效,像暴风影音这种基于客户端的本地播放功效暂时实在看不到盈利的机会。
视频呢?也只剩视频机会尚存,前提是网络视频。
冯鑫很明白地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暴风早在2006年就开端研发基于P2P技巧的网络视频产品。这一年,被视为“中国网络视频元年”。当时,国内网络视频还没有今天这么火爆。
这一年前后,网络视频行业产生了几件大事:网络巨头Google斥资16.5亿美元收购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美国消息团体5.8亿美元收购 Intermix Media公司,从而将MySpace收入囊中;Sony公司6500万美元收购视频分享网站GrouPer;国内的优酷网融资1200万美元,其CEO 古永锵誓要打造“中国第一视频网站”。国内外视频分享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
由此看来,冯鑫领导的暴风转型,应当说商业嗅觉敏锐,脚步紧跟时代步伐。可是,暴风真正推出网络视频产品—暴风盒子,却是在三年之后的2009年4 月。套用一句俗话—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为什么会这样?
一般而言,P2P技巧的研发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而作为技巧研发型互联网公司的暴风却用了三倍于此的时间。除了技巧研发型公司对技巧产品的请求更加苛刻之外,冯鑫对《中国企业家》坦言,自己的用人策略出了问题。冯属于非技巧出生的互联网公司领导者,对于技巧产品的研发团队,只要是他看中的人,就会充分信任并放权。过于宽松的管理方法,导致前后两次P2P技巧的研发失败,而且这种失败非修修补补可以挽回,只能推倒重来。待到第三次的研发成果出炉,已是 2009年。此时的网络视频范畴,早已群雄割据,战火四起。
后来者居上的故事,在互联网范畴不胜枚举。后来者居上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前人投入大把时间和资金把市场烘热,后来者刚好拍马赶上;二是后来者能够厚积薄发祭出杀手锏,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暴风去年4月才试探性入场,连冯鑫自己都承认,“的确是有些晚了”。暴风有什么杀手锏能确保自己赶到早集呢?
冯鑫的答案是,暴风在第三次研发P2P技巧的同时,展开了高清技巧的研发,一是补充P2P晚产丧失的时间成本,二是为暴风网络视频产品博得技巧领先窗口期。这个杀手锏就是720P的高清技巧。此技巧实现了1M带宽环境下流畅播放720P,2M带宽下流畅播放1080P的高清视频功效,冯鑫把此项技巧命名为“真高清”视频。而目前的网络视频所谓的高清,只是180P(相当于VCD后果)和320P(相当于DVD后果)。
冯鑫认为,此技巧让所有网络视频公司都瞠乎其后,至少一年内不会有对手,未来这一年就是暴风的技巧领先窗口期。
720P高清技巧虽为暴风杀手锏,却也有诸多瓶颈。一,数量不足,只有少部分新近几年的影视剧才有720P的片源;二,把这些720P的影视剧制作成可供网民在线观看的视频,需要大批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三,720P和320P的后果,只有用大屏幕观看才可明辨差别,用笔记本电脑观看差别并不明显。这些,令720P高清技巧的作用在实战中打了折扣。毕竟,目前来看,视频内容的丰富度才是视频网站吸引网民的第一因素。
但是,更为重要的一点是,720P高清技巧所针对的正是影视剧视频,而非网民自己制作并上传的视频。
网络视频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网民自己制作并上传的分享类视频,一种是正版的影视剧视频。前者以美国的YouTube为首,后者以美国的 Hulu为首。就目前来看,YouTube可能博得用户,但只有Hulu才干博得客户。Hulu的贴片广告价格几乎达到YouTube同类广告的两倍价格,售卖程度也远高于后者。所以,Hulu的受欢迎程度有代替前者之势。国内模仿YouTube的典范当属土豆网,与Hulu模式相近的则包含 PPLive、PPS,以及百度推出的奇艺网,暴风亦属后者。两者属性兼有的包含优酷、酷六等所谓的视频门户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