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早晨,刚一上班,卫生部妇社司的电话就被打爆了,人们纷纷问到底怎么回事。
现在,只要在百度里输入“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杨青”几个字,只用1.8秒的时间,会跳出232万条相关新闻。
卫生部门的工作人员私下称这次新闻误读事件为“5·11新闻”。
5月20日,在长沙举行的控烟媒体宣传研修班上,卫生部妇社司健康教育处处长李新华告诉本报记者,明年兑现这个承诺很难,甚至全国实现公共场所禁烟,还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李新华说:“本来想低调宣布实现无烟的事情,居然出现如此高的宣传效果……尽管媒体报道有所失误,但是至少反映出了一个强大的禁烟民意。”
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控烟办副主任姜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同样表达了无奈:“卫生生部门所能做到的,就是在医疗系统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起到一点儿示范作用。”
背景新闻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是由世界卫生组织主持制定的第一部全球性公约,于2003年5月21日在第五十六届世界卫生大会上通过,并于2005年2月27日生效。
中国政府积极参与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缔结过程,于2003年11月10日签署了公约,是第77个签约国。
我国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七次会议于2005年8月27日批准了该公约,10月11日正式向联合国交存了批准书,90天后该公约在我国生效。
这些数字你该知道
据世卫组织统计,全球目前有烟民约13亿人,每年约有500万人死于和烟草有关的疾病。烟草已成为继高血压之后的第二号杀手。
我国吸烟者约有3.5亿,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者近100万人,约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2%,超过因艾滋病、肺结核、交通事故以及自杀死亡人数的总和。
2002年,我国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35.8%,按照这个吸烟率,仅参照人口增长,到2030年,我国吸烟人群将增至4.3亿左右。
记者 朱治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