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水街整体商户入住率竟还不到40%。对此,相关负责人给记者的解释是,“事物发展得有个过程嘛,现在没什么人,以后肯定会有的”。
前不久,南通市首座五星级影院101国际影城对外运营,这个号称江苏首座播放4D电影的豪华影城,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设计装修投资2000万元,引进美国空气净化系统及进口美、英电影环音系统等先进设备,观众看电影时如置身于森林中,能感受到逼真、震撼的音效。“建设方的良苦用心”却不招市民待见,“打着4D豪华影城的旗号,看场电影就要百十来块,一般老百姓谁有这个消费能力!”市民王先生直指影城不切实际,“希望建一些中低档的电影院,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电影。”
文化工程需回归大众
记者在采访中切身体会到,一方面群众有文化消费的需要,但另一方面,政府提供的文化消费却不为群众所接受,耗资兴建的一些文化工程老百姓不“买账”,陷入了发展困难、无以为继的困境。对此,有学者认为,这根源于政府在决策时不切实际,动辄标榜“最大最强最好”的偏差,再加上城市间互相攀比,追求豪华,轻视实用,导致文化过度消费。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俞香顺教授表示:“文化的过度消费与整个消费主义社会风尚、社会心理息息相关,‘极视听之娱’,追求形式快感,但内涵缺失。高成本、收益甚微的文化工程在某种程度上也迎合、折射了这种风尚、心理。这些工程因为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所以往往半途而废。”
“一定的文化消费水平是与一定的经济基础相对应的,老百姓的经济实力没有到那种消费水平,追求高端化的文化消费只会造成资源、场地以及资金的浪费,最终落得‘吃力不讨好’的下场。”淮阴工学院副院长江应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不仅如此,文化的过度消费会导致文化市场的恶性循环。‘劣币驱逐良币’,真正具有内涵的一些文化项目往往无法进入市场,并因此造成文化产业发展良莠不齐的畸形局面。”
那么,如何使文化发展走向科学理性,如何避免文化过度消费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管向群指出,一项文化工程的上马需要市民的听证,政府应广泛征求社会的意见,文化设施应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要,既要满足“大众”的口味,也要照顾“小众”的需求;既要考虑经济效益,也要考虑社会效益。“应当更多地考虑扶持社区文化、民间文化,满足百姓的实际需求,而不应贪大求洋盲目跟风。”管向群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