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著名零售业专家,《零售医生》的作者鲍勃·菲布斯今晨接收本报记者采访时称,世界购物之都应更具“包容性”,并不必定要有像阿贝克隆比&费奇或是盖普(美著名服装品牌)这样的历史连锁品牌,很多中小型企业都可以进驻。
“通常我们所说的世界级购物之都,意味着像蒂凡尼等这样‘最好中的最好’品牌能够进驻,而全球各大奢侈品牌基础上都进驻北京了。”他说,从这点上讲,北京已经具有了成为世界购物之都的所有条件。
菲布斯说,现在各大商家选择的是人们“想要”的,而不再以人们“可能需要”的为前提。以北京的背景来看,中国的旅游和花费范围都在不断地增加强大,而这正是各大商家乐于看到的。
毫无疑问,所有人都将中国看成是一个“快速成长”的新兴市场,特别是在欧盟和美国市场的零售业已经接近饱和的情况下。在北京,任何一个零售商都能够成为“新宠”。
●北京还有哪些要改良?
鼓励还未进驻的品牌来京
法国高级经济商业学院、路易威登讲座首席教授米歇尔潘接收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现,欧洲的首都城市拥有所有的著名品牌,而一个城市拥有越多的、越好的品牌就证明花费者将其认定为“世界级购物花费目标地”。
“我认为北京完整有才能,而且也具备了成为世界级购物城市的条件。现在北京要做的就是鼓励还未进驻北京的品牌来到北京,并在中国开枝散叶。”米歇尔潘说。
此外,米歇尔潘建议,北京应当发展像上海那样的奢侈品购物商城来吸引更多的世界品牌。而对北京在这方面的才能,米歇尔潘深信不疑。
本土大腕要快点走出去
其实,北京吸引零售商仅排全球第六,这其中,很可能是中国或亚洲零售商在拖后腿。
世邦报告指出,不同地区的零售商,它们在各国遍布的足迹也截然不同。欧洲的零售商更国际化,平均都会在20个国家开有分店。
相比之下,来自北美的零售商的分店也是遍地开花,仅低于19个国家。而欧盟国家结成的同盟关系,更是助零售商在欧洲国家开枝散叶一臂之力。
从这个层面上看,亚洲地区的零售商国际化程度却相当的低。尽管不少亚洲零售商也跃跃欲试,但是仍有60%的商家没有走出亚洲。
不难看出,在调查的294家零售商中,欧美国家就占了247家,亚洲零售商少得可怜,而分摊到中国更是寥寥无几,而要等到欧美的零售商选择“定居”中国,那还要等到自己市场的饱和。
购物之都·标准
开放程度高奢侈品牌过半来京
在各大排行榜上,零售业开放程度都是衡量城市商业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奢侈品牌的进驻率又是这一指标的具体量化。
报告称,在奢侈品及商务时尚零售市场单项排行中,北京和上海并列第六,吸引了高达74%的奢侈品牌。而北京市商务局数字显示,目前全球一线品牌约有280个,其中有101家进驻北京,并且还有更多的品牌正在策划进入北京市场。
花费才能强俩区事迹就过千亿
要想成为世界购物之都,城市的花费才能也是一项重要指标,不过这一项北京交了一份优良的答卷。
来自北京市政府的数据,2009年北京零售总额达到5310亿国民币,比上一年同期上升15%。其中,朝阳区和海淀区是商业最为繁荣的两个地区,仅两区零售额贡献就达到1000亿国民币。
这一数字直接影响到了商家的开店速度。
去年3月份,H&M在北京开了首家店,而到当年年底,H&M用了不到10个月时间,已经在京扩大了5家分号,扩大速度之快,实属罕见。
商圈很成熟朝阳门渐成新贵
成为世界购物之都,业内认为,房地产也是一项不容疏忽的硬指标,成熟牢固的商圈直接影响到国际大腕对市场的认可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