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身穿着黑色裙装或者黑色裤子,脚上穿着布鞋,显得古典而保守。“这身衣服穿上之后,感觉就不一样了。孩子们会挺直了腰板儿,精神状态也会好很多。”
穿着保守的唐装,“手要放在腰间,走路的时候要轻盈,体态要优雅。”说着,身着唐装的杨老师示范起来标准动作。不光学生要穿着唐装,老师们也要穿上颜色漂亮的唐装。
学习
女红、烹饪、古琴都要学,三个月学下来要交5400元
“淑女班”里到底要学啥?班主任杨老师拿来一张课程表给记者看,六天的时间排得满满当当:女红 、烹饪、古琴、诗词、诵读,晚上还安排了“省思”课。一个学期三个月的时间,淑女们要吃住在学校里才行。
从9月15日开课到现在,陆续有5个女孩来到了“淑女班”。而家长需要支付给学校每月1800元的吃住费用,三个月下来需要交5400元。
“有两个女孩15岁,还有一个是18岁,剩下两个是10岁左右。”班主任杨老师是“淑女班”的班主任,她是在开学前一个月来到这个学校的,每天跟淑女们一起吃住,一个月下来也跟淑女们刚熟识起来。杨老师带记者走进教室:偌大的课堂摆放着7张桌椅,黑板上还书写着一首诗词。“淑女们刚下课,在洗漱间里洗衣服呢。”
5个女孩来自全国各地:黑龙江、内蒙古、日照等省市 。可一个月的朝夕相处,女孩们跟姐妹似的黏在一起。在餐厅里见到三个小淑女时,她们客气地鞠90°躬,吃饭之前,要先默念“感恩词”,再停下进食。动作有点像祷告,但感恩词的内容是“感谢天地滋养万物,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国家培养护佑,感谢老师辛勤教导,感谢同学关心帮助,感谢农夫辛勤劳作,感谢食物赐给营养,感谢所有付出的人。”
而餐厅摆放的全是地里产的蔬菜、粮食,“蔬菜、水果都是生态园里产的,孩子们也参与了劳作。”杨老师介绍。先一步吃完饭的淑女,会把盘子用馒头擦得光洁如镜,一点汤菜都不留,然后轻声道一句:“请慢用”,端着盘子飘然离去。
5个孩子6个老师教,两周才能出一次门
跟这些90后的淑女们交流,她们会随时冒出诗经里的诗词,有时也会用古语典故告诉你一些道理。班主任杨老师介绍,“学生平时吟诵孝经 、三字经 、千字文、诗词;女红则有刺绣、十字绣、编中国结;还有要学习书法、古琴和音乐。”所有的学习都围绕“孝顺”为主轴,时间安排跟正常学生学习没啥区别。
从课程安排看:早上有晨读和晨练,中午有学习,晚上还要省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程,老师和孩子都要学习。淑女班除了配备礼仪、书法、古琴、音乐的老师,还有两个班主任。有时候还会请来社会知名人士给淑女们讲课。
6个老师陪着5个淑女学习,两个班主任跟学生们同住一个宿舍。“这种一对一的教育,我们能够因材施教,知道每个孩子的优缺点在哪里。有些孩子书法不错,我们会在书法课的时候让她多练习。”杨老师说,“淑女班”的不同在于,“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摒除了外界影响,使得孩子们能够安心沉浸在这种环境中。”
淑女们天天诵读诗经学习礼仪,两周才能出去一次,即使出门,也必须由老师跟着。这种在普通学校里根本实现不了的条件,在郊区这座崇尚国学的学校里成为现实,务必令淑女们静下心来“修身养性”。
淑女班里有的孩子已辍学
啥样的女孩能进淑女班?校长候峰说:“办淑女班其实缘于一个女孩,这个女孩父母管教不了,属于问题少女,品行已经完全歪曲。这个女孩被父母送到这里,即使当着众人的面,女孩的妈妈仍不忘数落她脸皮极厚。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女孩在淑女班里待了半年,这半年对她改变极大。而今年首次招生,只有5个女孩参加,这些女孩们也是来自全国各地。”
“这些淑女班的女孩在十五六岁的年龄,她们不是应该都在学校里念书吗?”“有些孩子是家长强迫过来,但我们不愿意接收。这批的5个女孩,其中一个已经辍学,还有两个孩子暂时休学,被家长送过来。她们的家长喜欢传统文化,想让孩子先学会做人,再学习。经过一个月时间,家长来看孩子的时候,女孩们已经做得很好,走路是淑女的样子,见人微笑,说话和气。”校长介绍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