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挖好排水沟,下雨天再也不用担心地里的庄稼受淹了!”村民张大爷看着正在施工的挖掘机,笑呵呵地说道。“还不多亏了金乡县督查局和镇上包村工作组的同志,帮俺村解决了多年的“老大难”——排水问题……”村支部书记张根言激动地说。
张庄村位于鸡黍镇北部,全村有279户1031人、1400亩耕地,是一个典型的以大蒜、棉花、蔬菜种植为主导产业的村庄。张庄村原本地势低洼,再加上村北仅有的一条贯穿东西耕地的主干渠向东通莱河排水不畅,致使该村近年来“逢汛必涝”,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不便。面对辛苦一季栽种的庄稼被淹,老百姓心急如焚、痛心不已,可由于临近莱河的土地不归鸡黍镇所有,多次与临镇协商未果,老百姓只能望洋兴叹。2011年秋种时正逢阴雨天,眼看着其他村的群众陆续把蒜种进了地里,而自己的地里却还是积水不断,棉花不能收、大蒜不能种,老百姓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为了赶节气,有的农户干脆淌着水,用小车把棉花柴运出,把蒜直接种进泥中,这样的种植方式给农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不完全统计,仅2011年该村因水患而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高达上百万。
自今年3月份开展“大规模驻村入户、面对面谈心交流”活动以来,金乡县委金乡县政府督察局工作组走进了张庄村。
按照活动要求,金乡县督察局驻鸡黍镇张庄村工作组扎根基层、深入一线,坚持“带着感情下去,解决问题上来”,访民情、察民意、解民忧、惠民生。工作组的同志深入农户,和群众促膝长谈、拉家常,了解村民家庭基本情况以及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动征求群众对包村工作的意见建议。在走访中,工作组了解到广大村民群众对解决排水问题的呼声特别强烈。包村工作组的同志便在镇包管区两委成员和管区的配合下,组织村干部、群众代表召开会议,根据本村实际,研究排水方案,在多次现场勘查和开会商讨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三纵一横”的排水渠规划,接通莱河。
方案制定后,随之而来的困难就是解决占用土地和开挖资金问题。由于该村不靠河,要想打通入河沟渠,彻底解决排水问题,就得占用其他村庄田地,规划的四条沟渠都要经邻村杨庄村的土地,这给具体工作增加了更多的难度。可“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面对重重困难,工作组的同志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迎难而上,经过与周边村庄积极沟通协调,采取开挖沟渠,共同受益,占地就调地、补地的办法,最终相关村庄同意了挖渠方案。土地问题解决了,可工程实施的配套资金却还没着落,工作组又开始了奔波,帮助村里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资金,协调加筋管涵15节、30米。经过近3个月的努力,张庄村“三纵一横”4条全长3800余米的沟渠得以开挖。
据了解,该工程完工后,不仅解决了张庄村1400亩田地的排水问题,同时还可解决杨庄、焦杭、马集、辛庄、北胡庄以及王门楼等周边7个村近万亩的排水问题。(鸡黍镇)
王连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