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一活动,万克东乐哈哈地说:"我老婆也跳得很欢,两个月还减肥减了10斤呢,她最满意。 "
其实,在今年年初,日照市文联就按照日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2012年为"文化建设年"的要求,召集各协会的负责人,落实有关文化下乡计划。由此,日照市文联拉开了文艺志愿者文化下乡的序幕--后来,他们从舞协的"红舞鞋"行动得到启发,将文联所有的志愿者行动统称为"红舞鞋"美育行动,比如市书协启动"百县千村"书法下乡活动,市民协组织民间文艺进校园活动,等等。
小学校园响起《卢沟谣》的爱国歌声
9月20日,记者来到后村镇曙光小学,这里是"党史教育基地" ,是日照市的一个革命发祥地。
在五年级的教室,我看到一群学生跟着两位年轻男老师齐声唱《卢沟谣》 :"……卢沟桥,狮子吼,宛平城头浴血战。中国人,意志坚,重整河山换新天……" ,清亮的童声响彻校园。这里,有38个来自农村的学生,他们每个人手上都拿着一张由志愿者老师送上的《卢沟谣》歌谱。那两位年轻的男老师,一个叫厉建星,一个叫张鑫,他们都是日照青少年宫的教师,是市音协的会员,应音协号召,自愿来这里免费给小学生上音乐课。目前,文联带动各协会,由他们发动志愿者,纷纷来到小学、幼儿园,乃至偏僻农村,传播文艺,传播美。
厉建星曾荣获过日照市青年歌手大奖赛冠军。下课后,他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二个志愿教课的小学。在这之前,他已在东升希望小学教过几次声乐课,在那儿,他选了许多日照的歌曲,复印给班里的所有学生,上课时先给他们讲解歌曲里的日照文化,然后再教他们唱。我从他那儿看到了歌谱,有一首《日照海天》 ,歌词是这样的:"日照金沙滩/我们在数船/太阳之吻/多呀多浪漫……" ,此歌是根据著名科学家丁肇中对日照的六字评价"天蓝水绿沙金"改写的,充满日照的文化特色。
"我们音乐家协会有20多个音乐教师愿意参加无偿的美育行动,他们都是会员,随时待命,到基层去支教。 "日照市音乐家协会主席高松说,"有时是校园,有时是农村。在学校,每周五都有一个学生社团活动时间,我们常常利用这个时间给学生教授音乐。 "
同一天,教舞蹈艺术的志愿者邢樱子也来到曙光小学,免费教另一个班上舞蹈课。这位毕业于河南师大舞蹈系的姑娘,这天教学生的也是一支爱国主义主题的舞蹈《哭泣的鸽子》 。这支由张继钢作词、杜鸣谱曲的叙事性舞蹈,讲述了在那炮火纷飞的抗日战争年代,一群放学归来的孩子遭遇敌机轰炸的故事,透过她和学生们一起做的每一个感性动作,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展现了一种悲情的美,呼唤人间和平与友爱。
曙光小学校长代方平用"及时雨"三个字,来称赞日照市文联的这一"红舞鞋"美育行动。
其实, "红舞鞋"最早的试验基地,是苏立新、邢樱子和南湖镇中心幼儿园园长高华美一起建立的南湖镇中心幼儿园舞蹈基地,时间可以追溯到去年9月。现在,这个幼儿园的8个班300多名幼儿学生都会跳舞。今年"六一"庆祝会,该幼儿园还专门安排了一个儿童舞蹈节目,很受家长们欢迎。
志愿者无数,美育行动无限
安芳是日照市文联美术家协会的副秘书长,一位美术志愿者。她分别到河山小学、曙光小学等地义务讲过课。她去讲课时,不仅带着自己的作品去讲解,还自己带去约40套的笔、美术纸等,发给上课的学生。她带去的纸,是剪成瓶子状的纸,她讲了绘画的线描知识和技巧后,让学生自己带着想象去画,"给'瓶子'穿上漂亮的衣服" 。等大家画完,她就将孩子们的作品挂到墙上,一一进行鼓励性的点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安芳自己办了一所美术学校,2010年曾搜集了学生的60幅儿童美术作品,找拍卖公司在日照举办了一场义卖活动,将所得的1 . 3万元善款,全部捐给了河山小学,用于20多位小女孩的生活、学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