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宝生说,令自己记忆尤深的是台湾当地民众的热情和对自己表现出来的同胞感情。他说去台湾之前还担心会有什么障碍,到了才发现,就好像在大陆南方的某个城市,从民居、商店、居民、语言交流都不会感到陌生。
当地居民非常热情,看到他带着装备骑游后无论男女老幼,都会喊“加油”,或者问“需要吃饭吗?”他在路上认识了一位祖籍山东的台湾人,后来经常会打电话给他。当地的警察局成为杨宝生经常前往接饮用水、充电的地方,有几次甚至在乡镇警察局内扎帐篷过夜。
在台南的一家牛肉粉店用餐付款时,店主热情地送给他2个粽子当作干粮;在台东为取回落下的行李,当地民众让他4次搭顺风车;在一处加油站喝开水时,一位姑娘硬塞给他3瓶矿泉水。“当我再三婉拒时,那位姑娘说了一句让他心暖的话语———‘我们都是同胞兄弟,无所谓。’”
为此次台湾之行,杨宝生自己定做了一份台湾地图,每到一个地方杨宝生都会到当地邮局盖邮戳。为体现钓鱼岛主权,他特意将地图放大,并标出其位置。
“陆版不老骑士”准备再上路
杨宝生的壮举,引起了台湾当地媒体的关注。《台湾时报》、《联合报》都有报道,《苹果日报》记者每天都会打电话询问行程,并且从台北到南澳,驱车140公里采访杨宝生,对他的骑行活动进行报道,刊发题为《山东阿伯骑车环台》的文章,并将杨宝生称之为“陆版不老骑士”。台湾当地居民看到报道后,碰到他都会说“这不是那位山东老乡吗”,很多人还拿出手机拍照。
杨宝生表示,最后回到台北,想去法鼓山文教基金会,代表济南人对圣严法师表示感谢,但因时间紧迫未能成行,甚为遗憾。他说,正是在圣严法师的帮助下,流落在台湾的济南四门塔被盗佛头才得以回归。
23日,杨宝生正在办理二次赴台的证件,准备二次赴台骑行。他说,首次骑游是大环岛的行程,二次骑游准备横跨中央山脉,真正完成自己“骑游中华,丈量台湾”的梦想,这次返回时他将自行车寄存在了台北,预计10天左右将二次赴台骑游。
(本报记者 盖幸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