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这里,訾老师担心苗华有心理负担,开展了第三步。“其实我和你一样,在高一的时候也暗恋过一个女生,并且那还是初恋。”随后,訾老师将自己高中时的暗恋经历和盘托出,并着重讲解自己是如何将这份感情化作学习的动力,不断要求自我的完善,从而取得非常优秀的学习成绩。关键的第四步,苗华向老师讲述了自己12年来的情感经历。双方的交流非常坦诚,訾老师看准时机实施了第五步,那就是明确告诫苗华,男女交往的底线是不能触及的,应该将这份美好的情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想方设法提高自己。
最后,訾老师表示,希望苗华努力处理好个人的感情问题,学习当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经过认真地思考,当晚10点半,苗华给訾老师发来了短信,告诉老师不用太担心,自己将会努力学习,同时也对訾老师的谆谆教导表示感谢。
心理辅导:解决孩子早恋要以“疏”为主
“解决中学生的早恋问题,并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灵丹妙药',该疏还是该堵也不能一刀切,但主要还是应该以疏导为主。”威海市教育局直属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苑书军主任表示。
曾经做过老师、班主任和校长的苑主任认为,中学生有朦胧早恋的现象很正常,每个人对美好事物都有一种向往和追求,并且也有这种追求的权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求,很多学生在这个时候都有情感方面的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有一个合理正确的引导。作为学校,明确的规定措施是必要的,因为这其中有一个导向性的作用;但如果早恋问题确实出现了,这就要用“疏”的办法,合理正确疏导学生的注意力。
苑主任提醒,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一般叛逆心理比较强,这时如果家长、老师发现孩子有早恋问题,决不能一味地“堵”,正确地疏导要更有效。
□相关链接: 中小学阶段开展青春期教育
日前,教育部下发了修订后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新版《纲要》将引导中小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与异性交往的问题提前至小学高年级阶段,强调在小学高年级阶段要“开展初步的青春期教育,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异性交往,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异性同伴关系。”同时,强调对学生的异性交往要采取“疏导”策略,并且要进行“分学段指导”:初中年级阶段要“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高中年级要“培养人际沟通能力,正确对待和异性同伴的交往,知道友谊和爱情的界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