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鼓励企业与农户签订杞柳保护价回购协议,形成企业与种植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实现“农户种植,家庭加工,企业收购”的经营模式,解决了企业场地小、用工量大的问题。
困境:加工初级化现象严重
近年来,受劳动力不足、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昔日辉煌的柳编产业遭遇到层层冲击,企业经营压力加大,济宁周边地区的部分企业相继出现破产倒闭的现象。如今,杞柳加工贸易企业税负重,近些年国家相关税收政策相继调整,使得依靠外资出口的柳编企业不再享有“两免三减半”的企业所得税免税政策,税率增加为25%。同时,品牌意识不强,形不成规模效应,鱼台是中国杞柳之乡,但是没有形成“鱼台县杞柳制品”品牌,大多企业都缺乏品牌意识,各自为战,相互压价,外商渔利。
应对以上问题,要建立完善“杞柳产业协会”,由“散兵作战”转为“联合出击”。着手建立一个能起沟通桥梁作用,一头连接着国内外市场、一头连着农户的“杞柳产业协会”。同时,拉长杞柳产业链条,重点扶持深加工企业。此外,加工企业要组织专门力量分析市场,根据市场需求,研究开发新工艺新品种,增加品种花色,在新、奇、特、美上下工夫,在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上下工夫。
与西班牙客商共建杞柳特色产业园
谈起未来的规划,该镇显得“自信满满”,这不得不提将开工建设的清河镇杞柳特色产业园。记者了解到,清河镇杞柳特色产业园位于清河镇驻地东南魏庄段,占地300亩,总投资3.5亿元。
据悉,该项目是在统筹圣泽、润柳、金柳园企业扩能升级基础上,由山东新华锦集团与西班牙客商共同投资建设,集杞柳种植加工、产品研发、出口为一体,前有杞柳产品交易大厅,中有高标准生产厂区,后为杞柳种植基地的大型现代化杞柳产业园。
据介绍,该产业园所辖企业生产产品主要有草柳合编、木柳合编、铁柳合编、草木合编、纸草合编的几大系列200多个花色品种。主要销往欧洲、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项目投产后年均发出1200多集装箱,销售额达10亿元。(记者 万德龙)
相关链接
杞柳产业园区建设工程
今年年初,鱼台县出台了2013年突破特色农业产业扶持办法,重点介绍了杞柳产业的扶持。该县决定连续3年对杞柳产业发展进行扶持奖励。
1.年内支持清河等镇高标准规划设计杞柳产业园,并力争付诸实施建设。
2.做好品牌宣传推介。充分利用“中国杞柳之乡”的称号,支持鼓励企业包装宣传推介各自已注册产品,力争3年内创建“著名商标”。
3.支持、鼓励企业或个人来杞柳文化产业园投资建设杞柳加工业,投资度在1000 至2000万元的、符合杞柳加工园区建设标准的,对建设主体给予50万元扶持奖励;投资度2000万元以上的,对建设主体给予80万元扶持奖励。
4.支持、鼓励园内企业立足国内、国际市场,创新营销理念,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工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