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济南,"洁、靓、谐"的城市形象风姿初显。市民和游客在老城区可以寻到老舍笔下的影子,可以尽情赏泉亲泉,累了便来上一碗泉水大碗茶,顺便也去听一场好戏,逛逛博物馆、美术馆。美丽的泉城更加让人舒心惬意。
创文艺精品
繁荣文化事业
十艺节,成了济南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的助推器。济南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文艺创作,实现全面开花。
十艺节推动基层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了济南公共文化活动的开展,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尝到"文化的甜头".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形成。
截至7月底,济南市10县(市)区已达到国家二级馆以上标准的文化馆和图书馆分别有6个,另有4个县区级图书馆、4个文化馆按照二级馆以上标准正在建设中,其中3个达到一级馆标准。在基层,全市143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均建成综合文化站、576个社区均建有文化中心、4551个行政村全部建有文化大院,实现县级及以下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
迎接十艺节,济南不单单停留在设施建设上,也注重文艺创作和发展,催生一大批文化精品,群众文化创作日益繁荣。这是济南为十艺节呈上的亮丽"文化名片".
今年4月底,为期15天的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19台剧目38场演出在济南拉开帷幕,开幕式演出的剧目是济南市倾力推送的方言话剧《泉城人家》:泉城人演绎泉城事诉说泉城情,舞台上青石栏内叮咚作响的泉水、虽拥挤却温暖的杂居庭院、原汁原味的济南方言,让观众亲身体验了一把老济南的民俗人情。京剧《项羽》,将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故事在舞台上娓娓展开,近日剧组又邀请了天津青年京剧团的国家一级演员,有"中国京剧舞台第一花脸"称号的孟广禄担纲男一号。
早在2010年,济南就制定了完善备战十艺节艺术创作三年规划和年度计划,按照"组织创作、市场检验、加工修改、冲刺提升、参赛夺奖"五个阶段分步实施。
这种努力有了沉甸甸的收获。济南市策划创作了一大批文艺精品,入围十艺节的作品数量和质量居全省前列。济南市属6家艺术院团新创优秀剧目9台,京剧《项羽》、儿童剧《我的麦哲伦海峡》、杂技剧《粉墨》、方言话剧《泉城人家》等4台剧目被列为十艺节济南市重点剧目,其中,京剧《项羽》、方言话剧《泉城人家》入围十艺节山东省15台重点推荐剧目,冲刺文华奖。
群众文化创作同样成果丰硕。截至目前,济南面向社会征集各类群众文化作品共计621件。广场舞《幸福像花儿一样》、山东琴书《亲家亲》、群口山东快书《肉夹馍》、儿童情景剧《我们的名字》等4件作品先后入围十艺节"群星奖"舞蹈、曲艺和戏剧门类作品决赛,创下济南参加历届"群星奖"评审作品数量之最。
一千多年前,杜甫游济南,写下"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诗句。去年,济南实施"泉城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打造文化队伍里的"济南名士",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人才是文艺创作的主体,是文化事业的根本。济南注重培养发掘本土优秀文艺人才,以"文化名家"、"文化英才"、"文化之星"推荐选拔为抓手,逐步形成了多层次文艺人才培养体系。一批中青年文艺人才崭露头角。
促全民参与
推动文化惠民
济南甸柳社区的几名老年文艺爱好者近来十分忙碌,他们忙着观看在社区广场和附近百花剧院里举办的一场又一场高水平演出,兴奋极了,感觉不是过节,胜似过节。十艺节让济南市民享受到了丰富的精神大餐。
"看完十艺节倒计时100天的文艺晚会,我当晚兴奋得睡不着觉,实在是太精彩了。"济南市民靳文国感慨道。
为提高十艺节公众认知度和社会美誉度,今年以来,济南市十艺节筹委会陆续主办了泉城新年交响音乐会、京剧新年晚会、豫剧名家演唱会、大型民族音乐会等精彩高雅的专业艺术演出,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