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市人民医院,邹城市中医院情况更为严重。据悉,该院上半年共减少药品收入189.9万元,依靠提高医疗服务费用仅补贴了62%,缺口较大。邹城市中医院院长刘开军介绍,邹城市中医院每年手术在一千台左右,仅相当于同级别的综合性医院一个月的手术量,虽然上调了住院手术费价格,但是现行的补偿机制更多地“照顾”了综合性医院,对于中医院并不太适用。
医院盼望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为降低成本,医院只得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只有技术提高了,给病人带来的创伤更小,让病人恢复得更快,才能降低药占比,从而减少成本支出。”王芳告诉记者,取消药品加成有效促使了医生合理用药,避免了开大处方等现象,药占比从去年同期的43%降为现在的34%。
但这些努力,对扭转医院整体局面并未起到决定性作用。可以说,取消药品加成,如何调整、均衡医院相关各方的利益,对医院内部管理是个考验。
据邹城市人民医院手术室主任杨一辰介绍,该科室每天平均要做30多台手术,最多的时候40台,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共增加3436台手术。由于工作量大,手术室的医护人员经常是“连轴转”。
“如果下一步政策作出调整,希望能对中医院有所倾斜。”刘开军建议,应该把中医适宜技术纳入到调价范围中来,“在此基础上价格提高一倍,正好可以补上医院18%的药品收入缺口。”同时,各医院负责人均表示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以利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