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调整取消绕城高速收费区间
《实施意见(试行)》(征求意见稿)提出,我市将进一步提高市区交通快捷水平。尽快开工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加快二环南路高架、顺河高架路南延、二环西路南延等市内快速通道建设,着力优化城市路网结构,构建立体化城市交通体系。积极争取调整取消绕城高速收费区间,增强市内交通快速通达能力。
完善综合交通体系。优化济南铁路枢纽,开展好城市轨道交通与城际铁路对接研究,协调推进经济圈城际铁路、济青高铁、石济客专、聊泰铁路、邯济—胶济铁路联络线等项目建设,构建客货分线、客内货外的铁路线网布局。加快建设济南至乐陵、济南至东营高速公路,协调推进济南至泰安、济南至聊城高等级公路。积极推动小清河复航。
加快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创建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国家水生态文明市创建,抓好泉域补给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锦绣川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
突出城市特色。加快提升泉城特色标志区,搞好泉水景观设计与管理维护,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搞好古城区保护改造。维护商埠区历史风貌,保护典型街坊和特色建筑。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积极推进智能化城市管理,搞好济南西区智慧城市试点。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有序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实施意见(试行)》(征求意见稿)提出,我市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全城镇发展格局,积极推进章丘、平阴、济阳、商河四个次中心城市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加快建设功能完善、富有特色、繁荣宜居的省会卫星城市。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城边村、园区周边村、经济强村为重点,加快实现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完善城镇化发展机制。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培训工作机制,鼓励和引导农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有序转移。推进全省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有序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研究建立农村产权市场。
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方面,健全县域扶持政策体系。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扩大县域自主权、决策权和经济管理权限。同时,强化与周边地区联动发展。围绕紧密产业协作区建设,加强与周边县区的对接融合。结合东部先进制造业协作区建设,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推动历城区、高新区、章丘市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制药等高端产业,提升产业层次。结合南部文化旅游协作区建设,加快提升南部山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加强与泰安、莱芜合作,共同打造区域性生态旅游目的地。结合北部产业转移承接协作区建设,积极推进跨河通道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济阳、商河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提升经济实力。
关键词 区域融合对接
加快实现经济圈异地就医联网结算
《实施意见(试行)》(征求意见稿)提出,我市将建立区域协作机制。强化规划引领,强化与周边城市衔接;加强产业协作,着力发展总部经济和研发设计、销售网络等价值链高端环节;加强合作交流,组织开展区域联合招商,研究建立“飞地招商”成本共担、收益共享机制和产业转移利益调节机制,推动建立以济南为中心、覆盖经济圈的科研与技术开发交易网络,鼓励引导各市相关产业组建产业联盟。
推进环境同治、生态共建。加强污染防治,全面推进重点行业除尘、脱硫、脱硝设施建设,加快淘汰“黄标车”,力争恢复小清河防洪排涝、供水、生态、航运、旅游等功能;加强生态建设,加强卧虎山水库、锦绣川水库等重要水功能区保护,继续实施城镇绿化提升等十大工程,积极开展黄河滩区治理与开发,搞好济西湿地、鹊山龙湖等保护与恢复;推进节能降耗,扩大新能源汽车等节能产品推广应用,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