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委会指出,济宁作为传统文化最富集、最厚重的地区,有条件、有责任把孔孟之乡建设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首善之区。紧紧围绕打造道德建设的模范区、文明和谐的示范区、儒家文化的传承区“三个目标”,在全市广泛深入开展大教育、大劝导、大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思想道德大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文明城市创建全过程,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活动。深入开展文明行为大劝导,突出“细节文明”建设,教育引导群众践行文明规范。深入推进“五城同创”大实践,以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为抓手,促进农村基础设施配套、村庄绿化亮化美化、农民文明素质提升;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牵动,抓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创造清新整洁、健康卫生、出行顺畅、舒心愉悦的城市环境。突出抓好示范带动,打造一批能够体现首善之区水平的示范单位、示范社区和示范窗口。
全委会强调,要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一是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扭住公共服务体系这个基本保障,加快推进“十大体系”建设,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医疗、社保、教育、文化、住房等服务保障体系,坚决守住底线。突出居民增收这个核心,加快实施“收入倍增计划”,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工资性、财产性收入,使城镇居民收入尽快赶上和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使农民收入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认真落实“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完善“先看病后付费”配套政策,扎实开展“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百名医疗专家进千村”活动,把实事好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二是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扎实推进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深入推进“平安济宁”建设,实行目标化、标准化管理,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毫不放松地抓好安全生产,严格落实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的责任,确保不发生大的安全生产事故。三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三个能力”的要求,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基础上,把重点聚焦到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上来,不断提高各级干部的思想政治能力、组织动员能力、驾驭复杂矛盾能力。以“钉钉子”的精神抓作风建设,加大监督检查和问责力度,确保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规定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四是抓好当前谋划好明年。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发展任务,切实安排好城乡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全面落实社会稳定和冬季安全生产各项措施。科学谋划好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确保明年开好局、起好步。大兴务实实干之风,进一步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全委会讨论审议了中共济宁市委《关于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快建设文化强市首善之区的意见(讨论稿)》和《济宁市工业升级版行动计划(2014-2016年)(讨论稿)》。中共济宁市委《关于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快建设文化强市首善之区的意见(讨论稿)》,提出深入实施六进普及、研究传播、道德提升、文化惠民、文明创建、文化遗产保护、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建设“七大工程”,把济宁建设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首善之区。《济宁市工业升级版行动计划(2014-2016年)(讨论稿)》,提出实施改革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结构调整、两化融合、节能减排、开放带动、全民创业、强企培植“九大行动”,到2016年形成10大千亿产业集群,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突破万亿元、先进制造业占比提高到7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到25%以上。
全委会号召,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动力,凝心聚力、奋发作为,锐意改革、乘势而上,为加快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确保与全省同步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