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负伤老战士侯方仁(86岁):“吃饭就这样吃,用嘴拱着吃……”
倔强的朱彦夫不愿意躺在功劳薄上等人喂饭,让人伺候。四年之后,已经忘记怎样走路的朱彦夫,突然迈出了人生中令人震惊的一步。
朱彦夫:“我觉得医院,休养人的生活对我来说是一种很大的威胁,不能抒发自己的心情,不能试验一下自己究竟还能不能干点事情,我想回家考证一下,我这块躯干还能不能干点哪怕是很微小的事情。”
当没手没脚的儿子匍匐在娘的面前时,常年患病的老母亲几乎昏厥。
朱彦夫:“我残废截肢以后,最怕见我母亲,这是我一生中最可怕的第一件事。”
贫瘠的大山养不起重度伤残的儿子,悲痛欲绝的母亲苦苦劝说朱彦夫回到疗养院。朱彦夫深深理解慈母的心,但他瞒着母亲,悄悄让人把自己关进一间小石屋里,开始苦练自理能力。
朱彦夫:“我重新做人,我重新生活,打仗必须豁上死,生活也得豁上死。”
朱彦夫开始象孩子那样重新学习吃饭、穿衣、喝水、排便和装卸假肢。
朱彦夫的弟弟朱彦坤:“有时急得在床头上摔胳膊,往墙上也摔。慢慢地磨练得才能使小勺,吃不上饭了,有时自己叫一阵子才去吃。”
经过近一年无数次摔打磨练,朱彦夫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终于站了起来。这时的他,体重只剩下50多斤。
朱彦夫:“铁的假肢,够17斤,学了好几个月吧。走着走着就摔倒了,走着走着就摔倒了。在我的生活中,失败是主要的,我每干一件事情,上百次、上千次、上万次的失败,最终才尝到一点甜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