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4月中旬,葡萄开花之前,果农们从位于该村西南角的“得峰1+1”供货商刘天红处购买的药肥,种植户按照供货商提供的剂量和方法使用。5月初第一次膨果期,种植户发现葡萄穗粒严重脱落,穗粒少,而且果粒坚硬发育不良。当时果农们向供货商反映了情况,厂方先后两次给出“解药”,但是没起到缓解作用,反而加重了“病情”。
刘天红表示,他代理山东省得峰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的品牌已经5年,之前没出现过这样的问题,作为本村的种植户,他也是受害者。他多次跟厂方交涉,但至今无果。“我每天睡不着觉,感觉要被压垮了。”对于农药问题,刘天红不愿多谈。
6月7日,昌邑市农业局接到果农的反映后立即组织潍坊市农业局、潍坊市农业科学院、潍坊职业学院的有关专家,对部分受害葡萄种植户的大棚葡萄进行了鉴定。调查结果表明,所鉴定的葡萄出现异常现象与所使用的药肥有关,微量元素水溶肥料S-P-6、得峰D06、微量元素水溶肥料-高锰均未取得肥料登记证,津河链霉素未取得农药登记证号,且微肥用量超过正常用量的2-3倍,从而引起对葡萄的严重危害,所调查种植户大棚葡萄叶片基本正常,果粒少、坚硬,异常穗率100%,基本无商品性。也就是说,受害果农今年的葡萄都无法上市,将面临血本无归的境地。
种植户刘乃成
损失的最为严重
儿子学费成问题
51岁的刘乃成一直坐在角落里一根接一根地抽着闷烟,眼睛里充满血丝。他种葡萄已经7年,是损失最严重的果农,直接经济损失达18万元。去年第一批葡萄上市20元/斤都不愁卖,今年价格也不便宜,可满心的欢喜如今成了无尽的苦水。
7.5亩葡萄是刘乃成一家四口的唯一经济来源。他现在最担心的不是怎么收回本来,而是儿子的学费问题。16岁的儿子即将上高中,各种费用加起来近1万元。老刘本来盘算着等葡萄上市了,费用就没问题了,谁知却遇上这事。想到这些,老刘禁不住掉下眼泪。“像我们这样的老农民,就是靠种地过活,这不是要人命吗?”老刘气愤地说。
老刘说,种葡萄不容易,建大棚、种小苗,3年才能见果。每年光承包费一亩地就得1100元,再加上人工费、农药肥料费、覆膜费等,一亩地的成本就在6000元左右,他家7.5亩地光成本就得4万多元。“今年,我浇了8遍水,每棵葡萄树都精心护理,起早贪黑地干,换来的却是两手空。”老刘潸然泪下。
厂家
不承认不受理
伤了果农的心
据果农们介绍,从事发至今,山东省得峰生化科技有限公司一直没有露面,并对此事予以否认。这让多年使用该公司产品的种植户们感到寒心。
“我们这一家四口都靠种葡萄吃饭,这一下子血本无归,日子该怎么过啊。”刘乃成无奈地说。事发之后,厂方至今不承认,甚至都没来看过。前几天,他们一起去山东省得峰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讨公道,但是公司把牌子都摘了,关门不理。
“我们都是老果农了,用这个公司的药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可是出了这样的事情,厂方这种态度实在是不应该。”马秀荣气愤地说,他们曾经想过私了,要求厂方每户每亩赔偿5000元,但是被厂方一口回绝了。
“我们的要求并不高,5000元也只是包地、覆膜的钱,比起损失来,只是九牛一毛。”马秀荣说。
刘乃成拎出装着近20万元的红袋子给记者看,他说,这些钱都是村里的乡亲们东拼西凑借来的,用来打官司。“老百姓维权不容易,我们只希望讨个公道,希望相关部门能出面帮我们讨个公道。”刘乃成无奈地说。
16日下午,记者拨通了山东省得峰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的电话。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并不能断定致使该村果农绝产使用的药肥是该公司所生产的,而且也不能肯定供货商刘天红出售的一定是该公司的产品。文/本报记者 陈静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