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白楼广场南邻的老运河河段,有一座拱桥,相信济宁人一定不会陌生。昨日上午,记者在这里采访时注意到,在拱桥栏杆末端与老运河南侧栏杆连接处,有一个“缺口”。这个缺口并不是因为护栏缺失等人为因素而存在,而是因为两处栏杆设计不同的原因,自然形成了缺口。缺口大约仅20公分宽,这对成年人来说,或许并无大碍,但对学龄前儿童来说,一个小小的缺口或许会构成安全隐患。值得庆幸的是,在老运河两侧记者发现,这里几乎不存在人为破坏安全护栏的情况,安全护栏可充分发挥其作用。
经过调查,目前看来,小洸河、小府河、老运河这三条河流两侧大都设立了安全护栏,越河、任城河这两条河流两侧则设立起了覆盖面更广的安全网。那些护栏、铁丝网等安全设施安装到位,极大地降低危险性。
洸府河红星东路新桥下,成了“野泳“聚集地
昨日下午,东城区的洸府河两岸热闹非凡,钓鱼、遛狗、射飞镖、打麻将、嗑瓜子、广场舞,市民背倚洸府河的休闲活动可谓层出不穷。在这群人中,大部分人是来洸府河游泳的,他们基本上都是男性,有父子结伴而来,也有三五好友相约而至的。记者沿着洸府河西岸走了大约3、4里路,发现游泳的市民不在少数,而在新修建的红星东路大桥下,约20多名“野泳”爱好者相聚于此,游累了便穿着泳裤在岸上打牌。“我今年32岁了,从小时候我就喜欢到运河里游泳,现在老运河太脏,只好来洸府河了。”家住古槐路吉祥小区的高先生,专程驱车带儿子来洸府河游泳,“儿子今年10岁了,在这里游泳已经是第三年了,现在他游的比我都好!但是,他妈妈还是不放心,专门给他买的便携式救生球。”另据高先生介绍,由于经常在洸府河游泳,他亲眼所见的危险也不少,“前些天,有个老人带了3个孙子来这里游泳,他自己一个大人根本看不过来,而且没有救生圈。后来,老人家的小孙子因为腿抽筋差点呛死,两个大人才把孩子救上岸。”
魏先生是体育老师,年轻时就酷爱游泳,这两年迷上了在河道里游泳的他,在谈及“野泳”的危险时仍然心有余悸,“一般的河道,根本没有所谓的深水区和浅水区,所以对新手来说十分危险。所以我感觉,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带小朋友游泳的家长,最好还是去各项救助设施较为齐全的游泳池,并让专业教练教孩子游泳。像我游了十几年,也只是沿着岸边游,河道中间还是不敢去。”
在采访时,不少游泳爱好者都给出了这样的提醒:在露天河道游泳,最好是结伴而行,如果发现溺水事故,千万不要盲目营救。“首先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再去施救,而且要尽可能脱掉衣服(减少阻碍)。条件允许的话,施救时最好使用棍子、绳子或者救生圈。如果确实要直接施救,要从背面接近溺水者,以拖双肩的方式,反蛙泳慢慢拖带,并且提前呼救,让其他会游泳的人一同协助施救。”魏先生说。
另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公民在水源保护区游泳,但并没有禁止在市区河道、湖泊、水库等地游泳,因此在河里“野泳”在当前阶段仍然无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