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西非埃博拉疫情是历史上最复杂的一次,同之前暴发的疫情相比其特点表现在:跨境蔓延并有继续蔓延的趋势;在城市与农村同时蔓延,此次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的首都都出现疫情,现在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尤其严重,首都地区人口密集,如果疫情无法尽快得到控制情况比较危险;致死率接近53%;被感染最多的人群包括照顾感染者的家人、参加感染者葬礼的人员、同感染者有直接接触的医务人员。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疫情中医务人员占被感染者人数的近1/10。
世卫组织近日已发布埃博拉疫情“响应路线图”,力求在未来6个月内投入4.89亿美元,并在6至9个月内阻止埃博拉病毒在受疫情影响国家传播及防止国际扩散。塞拉利昂人期待着疫情早日结束。做旅游生意的60岁老人阿卜杜拉说:“从隆吉机场出来要乘摆渡船,很不方便,我们听说会有中国公司帮我们建新机场,但因为疫情影响,何时开工现在还不知道。”阿卜杜拉说了一句让记者难忘的话:“埃博拉是所有塞拉利昂人的敌人!”记者在塞拉利昂采访期间,世卫组织曾表示,尼日利亚与几内亚的埃博拉疫情控制状况出现“令人欢欣鼓舞的迹象”。在记者走过的西非国家,有些人否认病毒真实存在,但像“埃博拉病毒是白人带来祸害非洲人”之类的传言已经越来越少。
中国-几内亚友好医院院长卡马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埃博拉病毒面前,无论国家穷富,如何采取行动才重要。”他认为:“很多非洲国家医疗资源不足,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完善,对疫情大暴发准备不足,几内亚国内之前没有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员。尽管疫情发生后比较被动,但事实证明几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经验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塞拉利昂卫生部副部长福法纳也表示,信心和有效防护对抗击疫情至关重要,目前该国东部疫情严重的凯内马区问题还很严重,医务人员感染病毒死亡令当地人信心不足。8月底,因不满设备简陋、卫生状况差、领不到薪水,凯内马区治疗中心的医护人员提出罢工。据说,该中心只有一副担架,既搬运死人又搬运病人。疫情暴发以来,凯内马区已有26名医护人员死亡。
虽然世卫组织多次发布报告强调,不建议对相关国家采取旅游和贸易禁令,但很多非洲国家的航空公司还是陆续暂停飞往疫情严重国家的航班。在弗里敦一家餐厅,为数不多的西方人讨论最多的是如何离开塞的航班状况。有一次,有人接到一个电话后突然吼起来:“和你说了多少次了,现在航班都取消了,我能怎么办,又有什么选择?”经记者查询,疫情暴发前,共有9家航空公司经营飞往塞拉利昂的航线,当记者8月中旬赶往西非时,只剩下4家航空公司飞塞拉利昂。等到记者最后离开弗里敦时,当天只有一个航班。在码头消毒洗手后,乘客们一起乘摆渡船抵达机场,经过两次测体温和填表格才登上飞机。
中国兄弟是“离埃博拉最近的人”
“中国是我们的好兄弟,是值得信赖、值得依靠的好朋友。”利比里亚外交学院院长科内、几内亚国际合作部亚洲司官员凯塔、塞拉利昂卫生部副部长福法纳等西非学者或官员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都这样肯定和感谢中国的帮助。在疫情蔓延的特殊时期,许多人远离塞拉利昂而去,中国医生、中国企业却一直在坚守,成为“离埃博拉最近的人”。埃博拉疫情暴发后,中国是第一个向几内亚提供帮助的国家。目前,几内亚境内的疫情已有85%到90%在可控范围内。
在金哈曼路医院,《环球时报》记者看到中国援塞拉利昂医疗队队员穿着防护服,有的满头大汗,用英语同病人和当地护士交流,有的在各病房巡诊。医疗队一名女医生指着一张感染者躺过的病床向记者讲述救治病毒感染者的情况—当她询问病情时,病人的肌肉在不停跳动。有的病人被送进医院后就一直在喊叫。因治疗感染者,医疗队的医护人员也要接受隔离观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