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馆老板再次否认了他和车站拉客人员的关系,强调收钱并且提供特殊服务纯粹是拉客人员的个人行为。可是,记者明明把三百块钱交给了拉客人员,却为何转而到了旅馆老板手里呢?十二个字概括来说就是:事实胜于雄辩,真相已经大白。
因为车站来往的通常都是外地旅客,在此逗留的时间并不会很长。倘若遇到这种骗局,基本上没有把钱追回来的可能。
在此齐鲁网编辑提醒出门在外的朋友,遇事一定要多长个心眼儿,谨防上当受骗。最后呢,也不得不说一句,您要是上了这个当,那说明一定是动了歪脑筋,如果没有这个想法,肯定也不会上这个当。(视频来源:山东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真相力量》原标题:20141018《真相力量》:记者亲历桃色陷阱)
延伸阅读:东营市民捡中奖卡刮出2.5万元 不是“馅饼”是陷阱济宁:微信“点赞送礼”有陷阱 交押金后老板失联庆云现“养生讲座”消费陷阱 蛊惑老年人拉人返利深耕“政无信不立” 避免“塔西佗陷阱”淄博工商部门发布消费警示 汽车消费服务现“陷阱”百莲凯美容加盟教你如何躲避投资陷阱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