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衡心理、贪婪心理、侥幸心理,这三种不健康心理的交织是忏悔者犯罪的根本原因。先有心理失衡的催化、贪婪之念的鼓动,待伸出贪婪之手后又被侥幸心理蒙住双眼,无法及时回头,最终不能自拔,陷入深渊。“心中的天平难以平衡”,失衡心理正是忏悔者信念动摇的决堤口,重物质、重虚荣,看到别人被前呼后拥进酒店,坐着公车到处跑,心里便不是滋味,继而也想过这样的生活。党员干部因为心理失衡走上犯罪道路的案例太多,教训非常深刻,尤其在临近退休之时,失落和压抑感更为强烈,发生质变也更加快速,更应保持高度警觉。
在社会变革的大环境下,党员干部的心态也随之发生变化,需要时刻关注,及时发现不良苗头。党员干部也需要自我调整心态,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人的一生之中面临的诱惑很多,“清廉”和“腐败”有时只在一念之差,党员干部如果不能克制自己,把欲望关进牢笼,彻底锁住贪念,最后进牢笼的便是自己。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在当前反腐败高压态势下,任何犯罪行为都逃不过执纪监督部门的法眼。莫伸手,伸手必被捉。侥幸一时,不可能侥幸一世。侥幸心理万万要不得!
延伸阅读:山东落马官员忏悔书:忘记党的培养 成为金钱俘虏山东某县海洋渔业局原局长忏悔书:忘记自律 后悔终生山东纪委公布落马官员忏悔书:痛心没守住廉洁底线山东省纪委首次公开官员忏悔书 还原官员坠落轨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