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啊,女孩子练形体很不错,上大学的时候就变成小美女啦……”说起女孩高考后的安排,贾倩雯的妈妈朱女士笑出了声。朱女士告诉记者,报形体班,在她看来,锤炼气质是次要,重要是想让孩子好好放松。“家里就一个孩子,备考的日子里,她很辛苦。这几天,家里她就是老大。”
小张最让她妈妈担心的不是高考,而是她的体重。“我家女儿1米6左右的个子,可是体重有120多斤,女孩子嘛,还是要苗条点好看。”据妈妈孙女士介绍,女儿小张成绩不错,由于平时一门心思地学习,很少运动,成果成了个“小胖”。
孙女士为了照顾女儿的饮食起居,辞了工作,专门在一中旁边租了房子照顾小张。“为了给孩子增加营养,平时伙食很好。”在孙女士看来,高考后的重要安排,就是帮女儿减肥。“我看减掉20斤就差不多了。”孙女士自己估算起来,“还得买个呼啦圈回来,让她多转转。”
散伙饭、谢师宴
随着重庆高考重要科目标测验结束,昨晚,同学们在各大餐馆里摆下热火朝天的散伙饭,粗略估计昨晚全市散伙饭花费就上千万元。各大KTV成了学生们欢乐的海洋,记者在主城几家大型KTV懂得到,高考结束当晚的包房爆满,一半以上都是学生,有的KTV还专门安排了高考主题派对,与学生们一起做游戏。
“今天是你们的节日,我不干涉大家喝酒,可以把我当成你们的兄弟伙,干了!”重庆八中高三(20)班的杜老师举着手中的酒杯一饮而尽,和同学们一起齐声高呼“解放了!”
“同学们!”一位老师端起白色茶杯,全场顿时安静。“6月8日下午5点以前,我们是老师和学生;现在,我们都是兄弟姐妹!”他动情地说道,高举茶杯一饮而尽,现场再度沸腾。
“后高考时代”,莫疏忽心理保健
高考结束,随之而来的是长达3个月的等候时间,又称“后高考时代”。“后高考时代”评估分数、填报志愿、录取发榜,一环扣一环,大多数考生(包含部分家长)等待中伴有焦虑,容易产生突发性的心理冲突和生理混乱现象。因此,考生必定要注意心理保健,此时的心理调适同测验前和测验中一样重要。
心理专家表现,“后高考时代”,常见的心理问题有以下几种:1、因成绩不幻想而产生挫败心理;2、成绩比较好的容易产生放荡心理;3、高考前以敷衍测验为唯一目标的考生会因测验结束而丧失目标产生迷茫心理。
针对以上情况,考生可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自我调适。首先,家长要把心态放温和,在等候发榜的这段日子里,考生及家长最好将高考这件事撇开,选择到近郊旅游或找一些平时感兴趣的事去做,释放压力。
测验施展不幻想的考生,加强自我调适、释放情感至关重要。家长要鼓励孩子把烦恼和苦楚说出来,不要抱怨,理性领导考生把注意力从高考上转移过来,再鼓励考生对未来作出选择。测验施展比较幻想的考生,适当放松一下是应当的。家长应当领导孩子上网查找相干院校的录取信息,并领导其自己选择院校和专业,培养孩子的义务心。
至于部分测验结束后就感到丧失目标而有迷茫感的考生,应迅速调剂目标,对未来有一个新的计划,避免因迷茫而产生心理困扰。
往年高考结束后,总有不少考生过度放松玩乐,通宵打电脑游戏,喝酒狂欢,引发各种高考考后“狂欢病”。对此,医学专家提示,考生考后突然放松还要注意适度,调节好心理状态,建议可利用这段时间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来转移重心,度过一个充实的假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