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次逃学,一次次被老师找,爱面子的李汉朝开端沿用祖辈相传的教导方法——打。
李汉朝性格暴躁,管起李家这唯一的儿子更是从不含混。李磊的表妹王玉至今还记得,大舅对表哥管教严格,随手拿起什么就用什么打,而且打得挺狠的。
父亲的打骂,让李磊时常想起宠爱自己的爷爷奶奶,想起他在天宫院村也曾有过一段无忧无虑的童年。
李汉朝边打边骂,没有人劝架。这样的景象家里人已经见怪不怪,而李磊的沉默也让他们习认为常。“打小他有什么不满从来不说,只是一个人默不做声,绝对不对抗,有时候你都能看出他不高兴了,他也不说。”王玉说。
初二辍学
老师已记不住有这个学生
李汉朝感到儿子顽劣,一点也不像自己。
虽然是农民,但李汉朝不愿意只守着村里的那几亩地,总想着让生活更好一些。与李汉朝有着十几年交情的冯全说,当时李汉朝开了一家建筑保温材料加工厂,“在大兴算头一家,现在别人还欠着他的钱呢。”
天堂河小区南门口,几个老人在围墙阴凉处打着桥牌,不远处957路公交车的站牌高高地绑在一根灰色电线杆上,一排木质条椅上,坐着三个等车的人。对面向东100米,棕红色的大理石墙上刻着“大兴区第六中学”,3层高的灰色教学楼前,电子拉门缓缓打开,“笃学静思,求索创新”的校训映入眼帘。
李磊曾经在这所学校里度过了两年多的时间。尽管父亲望子成龙,但是顽皮厌学的他经常逃课,学习成绩欠佳,刚念到初二,他就辍学了。
学校里的老师早已想不起有李磊这个学生,但对事发后一拨一拨找上门的记者耳熟能详,甚至能背出记者的名字来。
反感父亲
17岁已有杀父念头
17岁的李磊梗着脖子,脸上几道红红的印子,父亲李汉朝站在一边,指着他骂着,“没出息的东西!”
母亲并不规劝,还在一旁跟着责骂他。
辍学之后的李磊一直在家呆着,他的游手好闲成了李汉朝眼中的刺。
面对父亲对他的全盘否定,他以沉默的方法抗争。李磊告诉给他做精力病鉴定的法医,那个时候,他已经有了弑父的想法。
在一次被打得遍体鳞伤后,17岁的李磊选择了与父亲抗争的另一种方法——离家出走。他简略地收拾了行李,一路向北,头也不回。这一走,一年多过去了。
15公里外的西红门镇是京南的交通枢纽,北与丰台交界,南临黄村卫星城,南北走向的京开、京良两条国道都经过于此,也汇聚了南来北往形形色色的人。
李磊选择了在此地落脚。
每当夜幕降临,大排档、卡拉OK、美容美发厅、洗浴足疗都热烈了起来,街上充满着闪耀的霓虹灯、花哨的红男绿女,以及劣质香水的味道。
17岁的李磊眯着眼睛看着这些虚无的繁荣。
只有初中文化的他,最初只能找到煤渣工、架线员这类体力活。每天晚上他满脸黑灰,拖着疲惫的身材回到住处,咽着冰冷的饭菜,仍感到满足,因为他感到自己前所未有地自由。
出走后不久,他进入一家食品厂打工,有了一份稳固的工作。但两个月后,其顽劣的个性再次浮现,他因偷开铲车而被厂里辞退。随后,他在西红门地区保温材料厂从事倾销,由于事迹突出,他每月收入三四千元钱,在同龄人中算是高薪了。
“我不愿意回家,在外边上班挣钱,出走后心情特好。”李磊说。
谦恭识礼
下厨做饭讨得岳母爱好
1999年,一个叫王美玲的女孩走进了李磊的生活。
王美玲来自河南驻马店的农村,在家中排行老大,有弟妹3个。懂事的王美玲18岁只身离家来到北京打工补贴家用。
在大兴一家冷库打工时,她因公受伤,厂里赔了3000块钱,她就找到一家理发店做起了学徒。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