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太多的理由称呼钱伟长大师,一连串光辉闪耀的头衔足以阐明一切。然而钱伟长又是一位不同寻常的大师,很多神乎其神的本事让后辈钦佩不已。比如,他是著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同事眼中的预言大师。又比如,他是中国力学之父,同时还是一位汉语大师,甚至发明过盘算机的汉字输入法。不一样的大师,让大师更是大师。
弃文从理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当年,钱老考入清华大学的时候,人们只记得他的物理只有5分,却疏忽了他的文史得了100分。而钱老先生的父亲也是无锡非常著名的教导家。家传国学功底,上学弃文从理,再加上曾经游历欧美,后来又参加了工厂劳动,钱老先生的一句名言就是“把经历变成经验”,“万能科学家”对钱老先生来说可谓是当之无愧。
据郭兴明教授介绍,钱老当年曾发明过一套盘算机的汉字输入法,名叫“钱码”。郭兴明说:“不少发明汉字输入法的公司在用过‘钱码’后,都摇头惋惜。只能说,先生的发明又超前了。”
郭兴明告诉记者,有一次,老先生到一个处所搞调研,当地有一个军港的地位不好,港内的淤积现象非常严重,军港面临着被迫“搬家”的窘境。钱老先生知道这件事后,马上用古法“束水攻沙”给军港“治病”,一下子就把军港的淤积问题解决了。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先生常说‘国家需要什么,那就是我的专业’,他真的做到了。”郭兴明感叹地说。
科学前瞻
南水北调、节能环保均超前
钱老先生崇尚务实,讲究利用科学,再加上他常年四处调研,所以他的很多见解都很有前瞻性,在不少后辈眼中就如同预言一般,往往要到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恍然大悟——“本来先生早就做了”。
据上海大学力学所副所长郭兴明教授回想,1994年,他刚到力学所的时候,钱老先生正在组织老师和学生搞调研,调研的课题是怎么让南方的水为北方所用。
钱老先生为什么做?很多师生都不明白,郭兴明也是不知其所以然。直到10年后,大家才从报纸和电视上看到一个名词——南水北调。“尽管毛主席早就提出来了,但钱老先生真是做在了前面,南水北调的很多重要数据都是我们供给的。”
郭兴明告诉记者,钱老到上海大学当校长后,经常告诉老师和学生要关注节能和环保。“那个时候,我们对节能和环保的认识都很含混,但是老先生保持让我们做利用性强的发明,如今,低碳是个新名词,但这可是钱老先生研究了50年的课题啊。”
凡人钱爷爷
钱老先生是大师,更是凡人。他的私生活让我们认识了另外一个有血有肉的钱爷爷,事业精明强干,生活一塌糊涂,偶尔也会馋嘴,也曾经为“欧冠”加油,还请过宾馆的全部人员吃饭……他和老伴儿61年相濡以沫的婚姻故事,至今还被上海大学的师生津津乐道,这样的一位大师也才更加让人感到亲切。
生活插曲
一代大师 难得糊涂
上海大学力学所的毕生教授戴世强,按照辈分要叫钱老先生“师叔”。他曾说过,大师也是人,有七情六欲,也有兴趣爱好。“先生做学问没人能比,过日子却很糊涂。”戴世强回想说,有一次,他们两个人到外地调研,“当时,住宾馆还要自己带洗漱用品,刚到宾馆他就问我,‘哪个牙刷是我的?老太婆没有讲明白。’先生的夫妻情感非常好,这次先生的老伴儿孔老师确定是忘记交代了。”还有一次,他们几个人到外地调研,“先生要请我们吃西瓜,他问瓜贩,‘这个西瓜多少钱?’瓜贩逗他说‘两块钱一斤’,先生马上就要掏钱买瓜,成果被我们拦了下来。要知道,当时西瓜大多是5分钱一斤,最好的不过1毛钱一斤,可先生基本不知道。”
“先生对体育的爱好,是他在清华时的体育老师马约翰教授培养起来的。”戴世强说,“先生热爱足球,可是先生家却是最后一批买彩电的城里人,因为钱先生一直忙于科研、教学,他怕看球耽误工夫,才迟迟没买彩电。”乐乎楼的服务员告诉记者,看足球比赛是钱老的最大爱好,“还看‘欧洲冠军杯’呢,看他的劲头儿,绝对是个球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