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必定要在骨骺闭合前及早治疗,最佳年纪是2岁到13岁,通常男孩的骨龄达到15岁,女孩骨龄达到14岁时,生高增加就不明显。一般通过药物调节可以增高5公分。”李芳说。此外,人的身高是由骨龄决定的,不是由年纪决定的,如果孩子生长速度低于正常标准,建议每半年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做骨龄全面检查,做到早发明、早诊断、早治疗。
监测孩子身高增加,早服药早治疗
李芳说,人体身高呈正态散布,即95%的人身高在正常范畴内:“高矮是相对的,如果孩子的身高低于同一地区、同性别、同龄儿童两三个百分位的时候,就算为矮小儿童。相反,如果太高也需要注意。”
以一个7岁的女孩为例,其身高在117厘米到129厘米之间都是正常,如果低于111厘米或者身高达到134厘米的话,都不太正常。
“在儿童矮小门诊都有标准值,每个前来就诊的孩子都需要经过一系列诊断,如果身高在合理范畴内,建议家长每年监测身高增加,3岁以下的婴幼儿每年增加速度小于7厘米,3岁到青春前期即11岁左右每年增加4到5厘米,青春期每年是5.5—6.5厘米,如果身高增加速度小于这个数值,则需要加以注意。”李芳说。
据调查显示,近1/3网民没有科学测量儿童身高的习惯;三成网民误认为只要营养跟上了,就能持续长高。
同时,有材料显示,通过对全国范畴内就诊的患儿数据统计,就诊儿童中生长激素缺乏症占46.4%,特发性矮小占27.0%。这些孩子完整可以通过重组人生长激素等药物进行有效治疗。
家长不高,孩子服药后果不大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身高由遗传和外部环境共同决定,那么谁占的比重大呢?从网络上公开材料看,有人认为身高50%取决于遗传,也有人认为这个数字应当是70%。
“遗传因素应当占80%,”李芳说,“也就是说孩子的身高重要还是取决于父母身高。”
为什么有些父母很高孩子却不高,而有些父母个子不高孩子却不矮呢?
李芳说:“儿童身高是由多基因决定的,家庭中不同成员的身高对孩子都会有影响,越亲近影响越大,所以兄弟姐妹、叔姨姑舅、祖父母等的身高对孩子的生长潜力有必定影响,这种情况一种可能性是基因变异,还有一个是父母个子矮可能是小时候营养不好或是其他因素决定的,比如说如果父亲个子不高,但是爷爷、叔叔等个子高的话,孩子也有可能高,因为这阐明他的遗传因素还是高的。”
如果按遗传占80%算的话,人类可调控的20%的影响因素,包含环境因素、营养因素,运动、对疾病的把持等。比如居住环境,广阔、舒适的环境有利于孩子身高的发展。
此外,营养也是影响身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若长期营养不良,则确定会使孩子比正常身高矮,也正是因为生活程度的不断进步,现代人的平均升高不断增加。
“再就是睡眠。生长激素分泌在夜间深睡眠的状态达到峰值,长期熬夜确定对身高有影响。”李芳说。
-相干链接
乱服增高药 13岁男孩定格1米5
据青岛消息网消息,一年前发明儿子小周(化名)的个头比同龄人矮了一截,邵女士十分着急,赶紧买了好几种增高药让小周吃。不到一年的时间,孩子就猛蹿了10厘米,可之后又停止了,到医院检查才发明小周的骨骺因受激素刺激提前接近闭合,个头也被定格在了1.5米,几乎已经无法再进步。
据介绍,去年年初,邵女士发明 小周的个头比同龄人低了一大截,他的同学个子大约都在1.5米以上,可他的身高还不足1.4米。当时家长感到孩子胃口不好,担心孩子以后长不高,就到处买增高药给孩子吃。吃了妈妈买的增高药后,小周的食欲大增,个头也明显长高,一年时间内身高竟然增加了近10厘米,全家人都乐开了花。据懂得,在一年的时间里,邵女士为小周买了六七种增高药,以免习惯了药性后增高不明显。可是从今年年初开端,邵女士发明孩子又不长个了,换了好几种增高药也不起作用,只好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