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幼儿园太少了。武汉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健认为,从必定程度上讲,城市中的入托难不是没有幼儿园可上,而是真正能满足家长需求的优质幼儿园太少。与部分幼儿园报名排到两年后共存的现象是,有些幼儿园门可罗雀,资源闲置。这重要与教导资源不均衡有关。本报调查也显示,57.14%的人认为“好幼儿园数量太少,政府计划及管理不善”是导致入托难的重要原因。
生育人口遭遇高峰。杨雄认为,目前正是出生于1975年后及80后人群的生育高峰期,宏大的生育大军必定带来宏大的出生人口。加上这一代人经济基础较好、受教导程度较高,愿意且自认为有才能让孩子享受到最好的教导,在孩子上幼儿园这一问题上,他们会想尽措施互相竞争。
“婴儿潮”成为“拥挤一代”。2007年的“金猪宝宝”、2008年的“奥运宝宝”是导致今年入托难上加难的重要原因。杨雄表现,家庭的生育打算会受国家大事、重要纪念日或所谓“吉祥年”等原因影响,部分人群对此的盲目偏好就会影响这些年份的出生人口,导致“拥挤一代”的形成。这一代人不仅入托难,将来入学、找工作等的难度都将大大增加。
上幼儿园是去玩,不是去学习
不上幼儿园的孩子会感到很孤单,对家长有更强的依附心理,自律性也更差,有可能影响以后的身心发展。幼儿园里较大的运动量还能让孩子的身材更强健,加强免疫才能。杨雄告诉记者,尽管目前幼教界对“几岁上幼儿园最好”尚无定论,但“有条件者必需要上”则是统一观点。他说明,如果说3岁前家长对孩子重要是以“养”为主,那3岁以后则是“教养”联合。两三岁正是孩子智力增加的高峰期,他们此时形成的价值观、行动习惯、规矩意识等对以后的人生至关重要。现在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工作忙,老人又易宠爱孩子,无法承担起“教”的重任,孩子需要到幼儿园这个集体环境中去学会分享、让步,磨练与别人生活的才能。本报调查也显示,92.9%的人都认为孩子上幼儿园非常有必要,仅7.1%的人认为完整没有必要。
既然如此,该如何解决入托难的问题呢?王化敏指出,首先要加大政府投入。政府对幼儿教导投入不足由来已久,目前我国幼儿教导的投入占教导经费总投入的比例仅为1.3%。光靠民营幼儿园补充无法真正解决入托难问题,教导是项公益性事业,若不加大政府投入,其质量及公益性均会受到影响。
杨雄则建议,对于生育高峰期带来的人口波动,政府主管部门最好提前两三年就做好幼儿园计划。最幻想的状态是,步行10分钟内,就能有2个幼儿园可供选择。他还呼吁,家长生孩子尽量别扎堆,避免人为因素导致入托难。
家长选择幼儿园的方法也非常重要。王化敏指出,不必把眼光都盯着少数著名幼儿园,正确的选择方法:一是选离家近的,家长接送方便,也减少孩子因路途遥远带来的事故风险。二是千万别认为贵的就是好的,私立幼儿园各类特点课程使价格水涨船高。但家长不能把眼睛盯在孩子在幼儿园学会了多少个字、会说多少句英语、会弹几首曲子等上面,这种揠苗助长、急功近利的方法对孩子非常不利。三是要害看师资等软件环境。建议家长实地考核一下,看看学校的教导程度、老师的态度、对孩子的关爱程度等是否能让自己满意。还要关注教导理念对不对、供孩子应用的玩具和教材能否合适及满足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幼儿教导是以游戏为主的教导。一个能让孩子在里面感到自由、快活、放松、健康的气氛最重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