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杜飞得了肺炎,咳了一个月的血,输了三天液。孩子们放学后,争先恐后地趴在窗台上看着老师。一个叫德青的学生说: “杜老师,听说听课文心情好,你能听我背课文吗?”杜飞不忍拒绝。于是,德青便在窗台上大声地吟诵起来。孩子们的浑厚,让杜飞非常激动。白玉县和武侯区的领导都建议杜飞回去,但杜飞保持了下来。
今年4月24日凌晨3点左右,山崩地裂般的巨响,让杜飞从睡梦中惊醒,继而是激烈的摇晃,“地震了”,杜飞和支教老师赶紧来到学校宿舍,孩子们都瞪着眼,表情惊恐,看到老师便簇拥过来。老师们用手抚摸着孩子,安慰他们,给他们讲地震知识。杜飞说,在那个时候,你感到到,孩子们离不开你。
在白玉二完小,杜飞开创了很多个第一次:设置红领巾广播站,恢复每周升旗仪式,举办第一个开学典礼,设定班级德育评比小红花展板,编写德育教材。现在,孩子们见到老师敬礼问候,他们明白了以礼待人;没有老师上课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他们知道了自律守纪;课堂上小手整齐地举起,他们感悟了勤于思考;大打扫处理垃圾用不同的方法,懂得了擅长发明!
朋友来电,问杜飞苦不。杜飞答复,与家人分别,与友人相隔,举目无亲,自然是苦,但是,白玉的人美、景美让你如在画中游,是那样真实,如同置身于童话世界。看到孩子们在成长进步,视老师如父母,这种生活,想是神仙才会有吧!
支教·深埋心中的挂念
一家三口分居三地两岁儿子患重病
儿子两岁多了,这个小机灵一直是我们全家的心肝宝贝,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一个哭腔,让人回味无穷。而今,我的儿子,小帅哥,却生病了。远在千里,心系故乡!我只能痴痴地重复着一个又一个美丽的团圆之梦,这个梦是那样遥远。
———摘自杜飞的日志《不见不散》
妻子在晋阳小学教书,儿子跟着父母在老家西充县,自己在白玉支教。每天,杜飞都要给妻子和父母打电话,以解怀念之情。听到豆豆稚气的声音,杜飞恨不得马上回到家人身边。但看到白玉的孩子们,杜飞心里又充满了迷恋。
今年3月,豆豆得了罕见的川崎病,高烧不退,腹泻不止,被南充市川北医学院确诊为川崎病,到华西医院住院两周,病情才得到把持。
“豆豆输液,头上的血管都输得找不到了。”因为输液,豆豆右边脑袋肿了起来,妻子心疼得大哭。千里之外的电话那头,杜飞默默地流着泪。
那段时间,是杜飞最无助的日子,好想马上回到儿子身边,给家人最贴心的关心,可是,回到儿子身边,白玉的孩子们怎么办呢?求知的渴望眼神,让他不能走!每天,杜飞都在痴痴地重复着一个又一个美丽的团圆之梦,而这个梦却是那样遥不可及!
孩子生病的事,除了支教组,杜飞没有告诉其他人。两周后,豆豆度过了危险期,回家调养。医生告诫,不能摔跤,一旦摔跤就有生命危险。家里铺上了泡沫砖,豆豆每周都要到医院复查。
五·一期间,杜飞回成都接洽捐款,匆匆促中回去看了一眼儿子,马上又踏上了支教归程,妻子哭着说:“你去吧,记得早点回来撑起这个家!”家人的懂得和包容,让杜飞非常激动。杜飞的父亲杜兴才表现,他和妻子也都是老师,懂得儿子的工作,何况,杜飞回来也没用,老两口能带好孙子,“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回来”。
白玉二完小校长黄文表现,杜飞关心学生,工作出色,学生们非常爱好他,几个孩子都喊杜飞“阿爸”。今年3月,黄校长得知杜飞的儿子得了川崎病后,曾劝告杜飞请假回去,但杜飞拒绝了。
再过半个月,杜飞又要离开成都回白玉支教。他推掉了几乎所有的应酬,跟儿子待在一起,想尽量补充儿子缺失的父爱。(成都商报 杜玉飞 王游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