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大昭 但凡做出决策,都是选择的成果,可能是冒险的孤注一掷,也可能是呆板的墨守成规。
按世界杯小组赛规程,32支球队中有16支球队只能参加3场小组赛,他们的全部心思就在于如何打好这3场球。尤其是弱队,无可避免地要遇到一两个实力远在自己之上的对手。看看3支亚洲队伍,朝鲜队对巴西队、韩国队对阿根廷队和日本队对荷兰队,都是实力悬殊的交锋,强弱分明。朝鲜队选择以守为主、伺机回击,球输得十分壮烈。韩国队摆出英勇进攻、绝不退缩的架势,得到一败涂地的成果。日本队汲取教训,不学韩国学朝鲜,但缺乏主动进攻意识,这样的一球小负不可能像朝鲜队那样得到舆论好评。
正确的选择当然要根据双方实力的对照,目标定在跳起来都够不到的处所或唾手可得的低矮处,都少不了遭到批评。按这个标准,韩国和日本两队的打算都有些偏离现实可能性,留下了不成功的战例。
常说教练员比球员压力更大,赢球属于球员,输球全是教练的义务。尽管是极而言之,却不无道理。普拉蒂尼说过,有时可以靠11个后卫博得一场比赛,有时又会因为11个人都是前锋而输给对手。这阐明教练员的战术设计思路是否正确,对球队来说至关重要,导致满盘皆输,怕是早有祸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