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约翰内斯堡7月1日体育专电 题:中国不该拒绝世界杯
新华社记者李丽 王昊飞 邹大鹏
中国人可以用十年时间坚定不移地申办奥运会,但对国际影响力更大的男足世界杯却一直止步不前。阿维兰热和布拉特两代国际足球“掌门人”都对中国“落花有意”过,中国却始终未接过申办的“橄榄枝”。
为什么要拒绝世界杯?中国队程度太差的所谓“硬伤”,完整不该成为阻碍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和世界第一运动联合的理由。正如世界杯首次登陆非洲符合双方利益一样,中国需要世界杯,世界杯也需要中国。
中国错失世界杯
布拉特曾多次公开表现,中国完整有才能承办男足世界杯。但令全世界感到惊异的是,举办了奥运会和世博会的中国,并没有顺理成章地提出申办2018年或2022年世界杯。
南非世界杯上,传奇教练米卢在接收采访时表现,中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他很奇怪中国为何还不申办世界杯。南非世界杯的国际足联消息官、伊拉克足协官员瓦利得·塔布拉也同样不解:“如果中国申办,确定会比当年韩、日获得举办2002年世界杯的机会更大。我们都会支撑。”
吉林体育学院院长宋继新认为,中国的硬件条件十分优越。中国先后承办了男足亚洲杯、女足世界杯、北京奥运会,北京、秦皇岛、天津、沈阳、上海等地的球场硬件已经过国际足联的认可,再加上目前中超和中甲球队的球场,最费钱的场馆基础无需新建,将极大地节俭办赛成本。
世界杯花落南非曾引来国际舆论一片哗然,并非是质疑非洲办世界杯的必要性和南非国家男足的程度,而是对东道主在安保等方面的办赛才能表现猜忌。而中国成功举办过奥运会、世博会等多项重大赛事和运动,组织和运营才能毋庸置疑,在交通、安保、志愿服务等方面积累的重要经验可直接移植到世界杯。
中国事世界上增加最快的经济体和最大的市场,加上其在政治、文化、体育方面的国际影响力,一直是国际足联着意开辟的对象。早在两年前国际足联发布2018年和2022年世界杯申办程序之前,路透社就撰文认为,如果中国提出申办,考虑到国际足坛各方对中国市场的觊觎, 以及北京奥运会和两届女足世界杯的成功举办,中国将有很大的胜算。
然而,鉴于国家队在包含奥运会在内的世界大赛上节节溃败,中国最终未在去年2月截止期限之前提出申办。而邻国韩国和日本再次出击,分辨递交了独立申请。
奥运会发明价值不到世界杯四分之一
北京奥运会给中国带来了宏大的经济和社会财富。奥运会之后,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曾提出,奥运会外还有更高程度、更受欢迎的职业比赛,举办此类比赛更是国力的体现。他流露,在世界体育产业的总收入中,奥运会仅占4%,而同样4年一届的足球世界杯却占了17%。
就经济效益而言,世界杯比存在许多冷门项目标奥运会有更出色的凑集效应。8年前的韩日世界杯分辨带给韩国和日本88·8亿美元和258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效益,上届德国世界杯则达到267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评估报告称,2010年南非经济增加率可能接近3%,世界杯将贡献其中1/6,并新增28万个就业岗位,直接收益的旅游业将在今后几年内成为新的经济增加点。
世界杯赛事的疏散举办,有助于增进举办国多个城市的建设升级和经济发展。其比赛和球迷的流动性,将最大程度地拉动交通、住宿、餐饮、旅游、商贸、服务等多个行业,辐射后果明显,甚至是细微到几块钱的小商品热销也可能令中国义乌这样的城市大赚一笔。
然而,许多中国城市宁可对自身自然条件并不合适的冬奥会情有独钟,却对世界杯“流水无情”,江西财经大学副院长易剑东对此非常愁闷。“程度差又有什么关系?”这位长年研究体育产业的专家说,“举办世界杯和参加世界杯不同,更多的是市场问题,而不是竞技程度问题。我们国家在全部体育的认知程度,全部体育产业的操作方面缺乏足够的社会共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