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国鹏
中超再次呈现球迷追打裁判、赛后凑集的消息。这次,产生在青岛赛区。
大体过程如下:7月 25 日,中超联赛第 14轮,青岛队主场迎战上海申花队,最终青岛队 0:2负;当值主裁判王哲在比赛中,3 分钟内出示两张红牌将青岛队两名外援罚下(其中一名累计两张黄牌,一名直接出示红牌);球迷不满,一球迷(青岛市公安部门认定其为无业人员)冲进场内,打算踢打主裁判,被现场保持秩序的警察带走;部分青岛球迷赛后冲击消息发布厅等场合;警方出动,迅速把持稳固局面。
就主裁判王哲的判罚,青岛球迷义愤填膺,大骂“黑哨”。而上海申花队主教练布拉泽维奇接收上海一家媒体采访时表现,裁判客观公平,没有屈服于主场“球迷压力”。两地球迷至今还在唇枪舌剑,其中不乏地区攻击的过激之语。
对于那位冲进场内打算踢打主裁判的球迷,以及那些赛后凑集冲击消息发布厅等场合的球迷们,被一部分情感仍处于激动中的青岛球迷称为“很爷们”。要是冷静分析一下,这些所谓“很爷们”的人,其实“很不爷们”。比如那位逞一时血气之勇追打主裁判的球迷,那些赛后冲击消息发布厅等场合的球迷,首先他们确定要为自己的莽撞行动付出代价。但付出代价的远不止他们自己。足球曾经是青岛的一张名片,曾经是青岛人的骄傲。听听外地球迷说的——“青岛队输不起就别玩”,这话多难听。如果真如有人所说,闹得“不敢到这里打比赛了”;如果真被足协取消了主场承办资格,岛城将情何以堪?此种行动又如何称得上“爷们”!“无论如何先出口吻再说”的想法当止,违法违规的行动当戒。
王哲的判罚是否公平,信任足协会有一个公平评价;若其真有执法不公,也自会有足协按相干规章处理。但有人称此次事件是青岛球迷没有享受到“主场哨”所引发,引人沉思。
裁判问题,一直是中国足坛长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所谓的“主场哨”、“官哨”、“钱哨”,每个赛季都会引发多起冲突。去年,中国足坛掀起“反赌打黑”风暴以后,裁判也成为整肃重点,包含曾经的“金哨”在内的多名裁判甚至锒铛入狱。
本赛季,中国足协煞费苦心肠重新提拔了一大批裁判,但仍然不断呈现争议。其原因,一是有些确实存在“偏哨”嫌疑,二是由于执法经验、执法才能不足引发。足协还须采用更加周密的措施,进一步加大对裁判的监管力度,压缩“偏哨”生存的空间;一旦有正确证据表明裁判吹了“偏哨”,对当事人须严惩不贷。另一方面,还须加大对裁判执法才能的培养,切实避免执法过程中因为一些技巧性失误引发不必要的冲突。
目前新赛季赛程近半,接下来的比赛由于可能事关夺冠、保级,竞争会更加激烈,球队、球迷情感也会更加敏感,裁判执法的难度必定也越来越大。要保证比赛顺利进行,保护赛场的良好秩序,裁判公平正确的执法将是最要害、最重要的因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