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1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十强赛上为中国男足打开进球之门的李霄鹏,已被中国足协提名为新一届中国女足主教练,正等候国家体育总局的最后批复。从8月2日足协征求部分媒体关于新主帅人选的看法到主帅敲定,用时不到1周,此次选帅可谓神速。 无人众望所归 神速多半也是逼出来的。眼看广州亚运会进入倒计时100天,中国女足连主帅都还没定,这哪行? 中国足坛的事情总是难办。征求媒体看法不足1周就选定主帅,是否又有事先“内定”、征求看法只是“走过场”的嫌疑呢?记得那天媒领会议上,就有一记者当众爆出猛料:得知他次日上午要参加会议,熟悉的一女足队员给他发出短信:“哥,你别选了,人选他们都定好了。”会场外,也有一记者私下流露:“定好是李霄鹏了,殷铁生推荐的。” 那天的会议上,足协并没有供给任何候选人,让与会记者放开了提。后据懂得,除了弃权票、笼统地提“外籍教练”的,总共21张选票中,被提名的多达10人左右:马良行、王海鸣、殷铁生、高荣明、陈金刚、李霄鹏、李红兵、温莉蓉等,选票之疏散,足见中国女足主教练已无众望所归者。李霄鹏的得票数确实是最高的,但票数之低也令人瞠目。 并没有确实证据表明李霄鹏此次脱颖而出是“内定”的成果。选帅开端前,主管部门征求一下圈内人士的看法,无可非议,谁来主持选帅都会这么做,但成果真的就是传说中的李霄鹏,便也就难脱“内定”嫌疑了。在中国足坛,最简略的事情都会是复杂的。据足球管理中心国家队管理部主任曹景伟介绍,在专家组的看法中,李霄鹏的得票数也是最高的,这就免去了进一步沟通的程序,大大加快了断定主帅的过程。 上阵没有累赘 中国女足优良教练资源的极度匮乏,丝毫不逊于优良球员的缺失。遥想1999年夺得世界杯亚军、代表当时世界女子足坛最高程度的中国女足20人中,现在国内竟只有刘英一人从事教练工作,令人唏嘘。 去年女足亚青赛,中国队排第4;今年女足亚洲杯赛,出线参加女足世界杯3个名额,中国队又排第4。第4名的成绩发明了中国女足参加亚洲杯24年历史的最差纪录,同时,丧失世界杯参赛资格也是中国女足历史上的第一次。说中国女足已跌入谷底,并不为过。 35岁的李霄鹏将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上任,真为他捏一把汗。回想2003年,年仅33岁、同样来自山东鲁能队的张海涛成为中国女足历史上最年轻的主教练,但仅8个多月,满怀抱负的张海涛就因为雅典奥运会上的失利而促结束了他在中国女足的执教生活。李霄鹏会不会步其师兄的后尘? 应当不会。女足优良教练资源的稀缺,实际上表明中国女足主教练已是“谁来干,都不好干”的烫手“山芋”。要想从低谷中走出,没有充裕的时间是不可能完成的。从资格上看,李霄鹏退役后很快就被视作中国足协重点培养的年轻教练,2007年男足亚洲杯上曾在国足辅佐过主教练朱广沪,去年十一运上他带领山东女足首次获得第4名,然后又成为男足17岁以下青年队的主教练,这样丰富的经历是张海涛上任前不具备的。从女足大环境来看,2003年时的中国女足还自认仍处世界一风行列,想着要用成绩来竭力证明自己,而如今,位处世界二流已成共鸣,目标已经变成了如何才干冲出亚洲。至少,在3个多月后的亚运会上,要想向中国女足提出不切实际的成绩指标,无异于脑残。 女足选出主帅不易,给人缘、口碑颇好的李霄鹏时间和空间去施展吧。不妨,我们也向李霄鹏的主管们及众多仍然关爱中国女足的球迷提出“三宽”——宽厚、宽容和宽松。 驻京记者 王亦君(本报北京今日电) 女足换帅“走马灯” 马元安 1992年-2000年 马良行 2002年2月—2003年10月 张海涛 2003年12月—2004年10月 王海鸣 2004年12月—2005年5月 裴恩才 2005年5月-2005年11月 马良行 2005年12月-2007年3月 王海鸣 2007年1月—2007年3月 多曼斯基 2007年3月-2007年10月 伊丽莎白 2007年10月—2008年3月 商瑞华 2008年4月-2010年5月 作者:王亦君
相关阅读
高洪波:国足年轻但不怕任何对手 盼历史不要重演
前亚洲足球先生:李玮锋这么好国足不要?教练疯了
金元大棒下海归迎回流潮 中国足球想有质变必须往外走
韩乔生:阿Q精神害死国奥 足协敢不要成绩吗
马拉多纳在济南义赛“走过场” 球迷难掩失望
末代甲A冠军悬案成突破口 申思祁宏被带走协查
祁宏江津被警方带走协查 末代甲A收官战有问题
沈阳警方跨省带走申思 密友:他曾说下周再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