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反应
赛制微调,关注避嫌
青歌赛从1984年就开端了,26年中培养了不少观众,一些观众特别是对声乐有兴趣的基础每年追着看,他们认为“能站上青歌赛舞台的歌手程度都在业内算是出类拔萃的,看他们比赛很过瘾。”
但是也有很多观众对于年年举办的青歌赛一些比赛环节表现质疑,也会对评委打分有不同见解。针对很多观众反应的不公平现象,这届青歌赛也做出了一些赛制的改革,但许多观众的反应是没有怎么太注意,而且都很明白地表现比赛是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公平的。一位女观众说:“赛制的改革我倒是没感到有什么太大变更,就是发明为了避嫌,台下许多评委不能给歌手打分。但我感到这不大能体现比赛公温和公平,也就是走个看似公平的情势而已。那些著名的评委平时都是相互熟悉的,哪个选手是谁家单位的、是谁的学生,大家都心知肚明,即使自己不能打分,别人也不会给打低分。”
对于青歌赛上颇有争议的综合素质环节,这位观众也感到这届青歌赛的考题过偏,“比如有个考题问‘三黄’是谁,我是学中文的都想不全,更何况在比赛紧张状态下的歌手了。考综合素质是增加了看点,但是标题要更生活化些,不然真的除了让观众看个热烈外,没什么意义。”(实习记者 吴昊)
相关阅读